緣起

  這應該是彼時大學部的我所無法想像。
  大學四年、自己多耗費心力於專業課程上,儘管另有各式學生活動,總是獨來獨往居多、還自覺有幾分瀟灑;幸而在大四後半學期、在以愛老師領軍下共組一群跨科系同儕團隊,身負助教職責來齊力維持通識講座課程,彼時才算是開了眼界。這並不是說、大學期間沒有機會與它系接觸,而是知識面向的機緣相較稀有;雖有通識課程、往往如蜻蜓點水般,我並不直指輕鬆無負擔,而是時效有限、課程結束遂陽關道獨木橋。這個助教團隊起初著重知識取向與工作活動取向,然而應屆大四學生畢業後──也爭氣地考上各專業領域之研究所──從起初的陌生以對、後逐步發展成生活夥伴,亦支持情感與知性功能。現在想想、它真不容易:一般通識課程的時限是界線明確,然課堂外尚有各式學生團體與活動,它確實具備情感歸屬與生活輔助,可能同系、也可以跨科系,我們能輕易地觀察到學生多投注心力於此;然而知識與知性發展,這個大學無法迴避與擺脫之職能,終究還是回到系上專業。於是在專業分工的社會裡、我們個體的生命各環節同樣地受到專項/分工待遇;雖然這種集知性、情感與生活功能之有機組合並非全然消失於校園內,但我們何其有幸來自不同科系(文、社科、生物)、可以從各角度切入議題。
  這一切、固然歸功於以愛老師作為凝核,懷抱通識教育之精神,也是彼此交流之基礎:其所開設之課程為我們共同訓練、亦可謂共識;後接續助教團隊培養默契與建立信任感,形成一群好默契的知交。
  然而最初的助教團隊集中93與94級;這幾年間、老師提到課堂中不乏具上進心學弟妹,除受足專業訓練、倘若能再開拓視野更是最好不過。只是十一位助教職缺並不是年年都有,過去的模式亦未必適合之;另一方面、幾位同儕紛紛轉向關注「社會-組織-知識-人」等相關議題作為碩論題目,恰巧可嘗試跨學科議論、豐富彼此視野;而它恰巧是所有大學參與者、不分科系老幼皆適合/應該討論之議題,現況正是我們皆缺乏清楚的教育理念與共識;此時以愛老師亦開設此議題初階課程「知識人與大學」,適時補充此議題的基本概況,我們都修習過此一門課。於是立基此一新基礎點,我們試圖閱讀進階書目並邀請幾位學弟妹參與,我想這件事之於作為學長姐的我們、具有特殊意義:除了跨科系,我們亦希望作學術示範供後進參考,一如過往以愛老師之於我們。與其說我是始作俑者、倒不如說是這幾位學弟妹給予新契機。
  過去一年、我們順利完成兩期讀書會,也登高吸吐、四處搜書或在臉書上打屁兼打氣。如果真要說我做了什麼,頂多就是把握這個契機、並掙得具體操作之條件,其他就是順其自在。

Share this post!

Bookmark and Share

0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