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竹中


  那天回新竹時,趁著午後清朗、搭上仍處試乘期間的六家線,回味告別縱貫線的記憶;只是它從單線拓寬成雙軌,一旁架起電氣化設備,緩緩升上高架。途中經過足以讓大爺非常囂張的「太原-水源」路,逐步靠近頭前溪邊、對岸是我熟悉(地名)卻陌生(地景)的竹北市,最終選擇在(宣稱仿照高鐵新竹站的)竹中站下車折返。
  竹中車站、並不是指新竹高中站,而是地名的竹中:相應於竹北、竹東、竹南…等地名,地理上的竹「中」──至於為什麼沒有竹西?(據聞)因為新竹(市)的西邊是海──對於外地朋友來說,街上最常碰到(車班少得可憐)的1路市區公車、其行駛區間標示「火車站-竹中」,讓人誤以為「這學校真是大牌、還有轉屬公車路線」,雖然它確實會經過新竹高中。如果以維基百科的編輯習慣,竹中可以是:竹中(車站)、竹中(地名)、竹中(學校)。
  作為市區公車的主力路線、連結端點與重要幹道,重點是它行經新竹高中,1路公車是部份學生通勤的交通工具。在我入學時、曾要求學生須要在卡其制服繡註上學方式──右胸前為姓名,左胸前第一排為年級槓包圍校名竹中,第二排為學號與通勤方式。至於老炯(34)硬是學竹女在左胸第一排之上增添班級數,至今想來仍饒富趣味──為求簡明標示,客運乘坐者會繡「汽」、火車則為「火」(尚分南火與北火,白大隊長(11)即系出前者),走路上學有「步」,單車與機車族我一時想不起來(來源請求)。雖說是出於管教之需求,不過我畢業前後、學弟們制服不多見此一資訊。而愚蠢如我、雖然通勤以長途客運為主,不過例行從老婆學校下車、自行走路進校門,故以為我該別個「步」字;事後想想、除了老師的兒子,誰不是走路進學校……
  基於省時、省錢兼暖身之訴求,我不大習慣坐1路公車上下學;早晨六點廿分的竹女校門人煙茫渺、不構成提早下車之吸引力,但也不想排隊等候市區公車發車、繞了幾個彎才抵達學校;又午後五點多的新竹路況實在不理想,除了一路擁塞到市區、還得忍受車內擁擠到市區,兩者皆不誘人。忘了基於哪些考量、有時會在放學通勤時段上車,見識到竹商的藍黃紅體育服簇擁繽紛,挾帶學生生活難避免的汗水味,以(疑似)精力無限之姿、透過喧騰來發洩一日過剩體能,經過公園路與光復路大轉彎而攪拌,滿車廂均勻充斥著青春氣息、幾乎讓人喘不過氣。
  剛才用臺鐵的票價試算玩了一下,從竹中站搭乘區間車到東海站,單程全票只需523元。

Share this post!

Bookmark and Share

5 commenti:

fatcat ha detto...

你可以繡「跑」。
又,公車那段讓人看了都不禁掩鼻。

pinocchio ha detto...

不過我並非跑進學校的啊,我可是很體面地出入校門口。

fatcat ha detto...

是我的話,應該會繡上「遲」,我都睡過頭遲到的!

pinocchio ha detto...

遲到是一種態度,不是方法;說著說著、下週穿制服去吃壽喜燒好了。

yu-ting ha detto...

穿制服?!是要讓我難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