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習慣

  午夜的上永和玉米濃湯無疑是打氣良伴,暖和了空虛的夜/胃;這個週末果有期中考氣氛。今日的智齒還算安份,不過口腔多少殘餘著血味,並且磨擦處顎關節有些破皮、牽制了張咬開合,多少影響了用餐興緻。

  「習慣」這回事的效力往往比口語上來得強制。近日將小黑轉交給以愛師、供他在北京期間能夠便捷地複印資料──目前未寫信來求救、希望使用還算順利──故使用重心遂移到大黑身上。雖不能錄影、夜照亦未能盡興,但是它仍給我許多熱趣與挑戰、好讓我練等級。整理照片間、發現編號亦接近九千大關,今年內要破萬張應不成難事;過去小黑以一個月千張的數量累積編號。當然無法一幅幅皆如意,打怪練功的成份仍佔據大半,故我曾默默地要求自己一年需達萬次快門數、企圖以量變產生質變。與此相似、我也會要求機車里程需達一年萬公里之使用量,藉以精進駕駛技術。欲達成這些目標、無不落於日常生活實行,久了、就變成習慣,習慣藏著相機出門、騎乘機車出門。跑步與寫作雖無上述野心,不過對應成果亦不遠類似想像、只是暫時還抓不到恰當門檻。
  當這些事常常做、天天做,與其口語上輕鬆地說是「習慣」、倒不如用「癮」來想像之。只要它牢固地鑲嵌於生活網絡時,它便會驅使自己去執行之;倘若無法滿足、或缺乏實踐,則心底莫不產生(程度不一的)焦慮、思慮未完成的後果為何。它反過頭成為驅力來源,只有當它獲得實現、才能稍稍得到救贖/稍稍享受之。(之於我)跑步影響生理最為具體、所產生的牽制效果亦最為顯著;雜記寫作稍浮現類似結果,不過我暫時無法進一步分析景騰學長路線(一天五千字)或王文興先生路線(一天卅字)孰優孰劣。

  令人期待的事,動物管理員(Zoo Keeper)明年初欲推出3D版,希望順勢推出扭蛋、好讓我湊齊(目前殘缺的舊版河馬與猴子已不抱任何希望)。

Share this post!

Bookmark and Share

0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