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ert

前幾天殷嘎啦同學無意間提起音樂系的表演、他需要節目單,可能是要寫音樂賞析的報告。他特別強調他本人真的有去聽。小組長好用的地方在於:一種豐富的社會資本網絡(規模有到),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有帶到音樂系的小朋友。遂跟阿閃拿,阿閃、時傑和阿良都有參與表演,日前就聽他們提起在練習。也順利交付給嘎啦同學。然而這部份是為前情提要,要從這邊拉出這段文字的核心、或者稱為刺點(Roland Barthes,1915~1980)。
在高中、新竹高中的時候,音樂課跟美術課(或泛藝能科)實在不馬虎、甚至比主科還重,普通學科也不敢去借課。竹中的音樂訓練由蘇森墉老師(蘇老師於五月中逝世,相關新聞: )樹立,在學期間聽聞許多趣聞:考唱歌要補考的人過半結果排到晚上九十點、還要會寫合弦、當時只要一主科一副科不及格就留級,遂有人指稱竹中為新竹五年制藝術專科學校。除了自身的樂理能力、還需學會聆聽,於是在學校中、就有一個作業是聽音樂會寫心得。高一由林芳俞老師教導,他承繼過去對學生的要求:一學期要聽兩場音樂會,然後要寫心得。很不幸湊巧地、本校剛好有音樂班(定期表演),看來要聽表演不是個大問題、起碼不用花錢。有時音樂班的同學還得當槍手幫忙寫(來自廢人的抱怨)。其實高一就覺得音樂班的演出與音樂會心得兩者呈現共謀的嫌疑,但該做的還是要做。記得高一第一次去聽的時候著實緊張,因為知道自身的(布爾喬亞式)文化資本不高、會大剌剌穿涼鞋去美術館然後靠很近去猥褻圖畫。不過學生慢慢會變老鳥:第一次聽還乖乖坐完全場,之後在時間上遂直接打對折、到最後看節目單就直接寫心得。除了第二年是由恬綺教以外,高一上課戰戰兢兢、深怕鐵琴敲錯、哪個音跑掉。(剛才看一下高中成績,除了發現音樂分數之弔詭外,還驚奇德育爆表是怎樣、狗腿人污了我德育獎)幾天前手拿節目單想起這些事、刺中了我,雖然許多要求已不復。即便這種口吻還是充滿對往日的情懷,但我覺得這是應該被追求的目標,也是讓這學校之所以是竹中的理由、而非淪落合法不平等的幫兇。謹獻給蘇老師-由衷感謝為這所學校付出的一切。

Share this post!

Bookmark and Share

1 commenti:

Anonimo ha detto...

哎呀! 我出現了。
阿閃哪是你在叫的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