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方向五


  母親節那幾天在餐桌上聊到、多少反映出母親對遊子們的關切:「怎麼學生發生車禍的訊息時有所聞?」基於社會系良好訓練、固然需要相當證據來確認此現象,避免過度詮釋之;根據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所提供的統計數據,「18-24歲」層級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3-15%上下(2006-09年間),雖不是最大宗、也長期穩居第三或四地位(順帶一提,此區間較其他年輕層少了四歲,18歲為合法駕駛年紀;至於70歲以上層級……顯然是設計偏差)。新聞還顧慮話題性、多揀取極端誇張案例報導之;然而反觀我們的生活經驗,難免聽聞意外或憾事,更甚者(起碼我這屆是)大一像似三天兩頭就出事──想當年老徐幾乎是逢遊必摔──校門口/東別口時有警車告示封閉車道、以處理事故:看到汽機車撞爛總希望人沒事,若是輕鬆擦撞則鬆了口氣。穿鑿附會的說法中、我們總調侃是歲數逢九則衰,那一年才十九歲。當然大可笑稱同學們於二年級後不相往來,一同去郊遊的契機不多、聽聞/關心被迫減少,亦構成「事件降低」的表象。
  於是動手整理幾年下來的機車駕駛經驗,起碼希望十年後、自己還在追求優良駕駛;某種程度上、也像尋找一些身世之謎,藉母親大人之口:「你為什麼那麼愛騎車啊?」
  我是個喜歡騎車的人、也享受騎車的過程,不僅直截地感受環境,並且將每一段路程視作一份文本、全新的文本詮釋之:駕駛間、我能夠聚精會神解讀道路上種種符號,一如前幾篇敘述那般,好保持安全與速度。旨趣則採取如同M. Weber路線、將行車視為一社會行動,自身意義不但指向他人、他人亦然──相較於馬克思主義可能更關注車款價差所呈顯的階級鬥爭、自身與車輛維修勞動之異化,以及文化工業對年輕族群之洗腦──因此我盡可能去注意道路上(眾元素/行動者)所透露的訊息(雖然有時因而挖掘未出爐八卦),進而作出超車/閃避/轉換/讓車…等反應──純駕駛技術部份頂多在山道顯得吃重,其邏輯不同於都市駕駛、個體與群體的快捷方式不可概括混一──而不只是被動消極地依循車流前行、隨號誌停車。因此騎車總是新鮮。
  以上、大概是對這主題的初步沉澱;其他如人身安全部份亦是個重要卻一直被忽略的主題、或駕駛人自律及各派學說,都是尚待整理之血淋淋訓斥。

  駕駛間、腦海難免響起一時間的(個人)熱門歌曲,譬如路邊店家播放著、或實在洗腦喚起記憶──但我非常不建議駕駛者佩戴耳機聽音樂、容易錯過聽覺之警示──行車節奏不免隨之牽引。大學有段時間,其節奏依序是〈Night Fever〉、〈More Than A Woman〉、〈fanny (be tender with my love)〉(不是〈You Should Be Dancing〉或〈Stayin' Alive〉)。

Share this post!

Bookmark and Share

0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