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


  「啤酒苦苦的有什麼好喝?」
  在那個處處受限的年紀裡,始終納悶著違禁品的「魅力」何在、導致我們需迴避之;伴隨管制萌生的不安份組成,千方百計就想叛逆給他們看,只是中間曲折並不總是那麼邏輯推演。搭配挑戰/難度越高之項目、其期望值也從中醞釀(且計算利息地),險峻者如禁止販售給18歲以下青少年──我絕對不會承認「那天吃生炒花枝羹對面的楓康超市結帳櫃員確認我是否滿十八歲」讓我竊喜一陣──校內定期/突襲查禁等等;其「想像般美好」便無限制地漫延。在那幾年、雖有法規卻不甚嚴格,偶爾還是能弄到這些潘朵拉的誘惑;只是嘗到第一口,不瞞說、心底滿是狐疑:「這東西有什麼好禁止?」既不香甜順口、還會嗆到自己,又不是全然喪失抵抗力,直接跳到上癮似乎……稍嫌快了點。儘管這或許是展現某種「我能控制它」的自主性之定位詮釋,到高中時、便失去「癮品」崇高的神秘地位。
  現在再這麼說就有些不貼實,晚近有許多調味低酒精飲料,其標榜果汁添加並降低酒精量,試圖提升接受度以拓展客源。最近上市的臺啤水果啤酒計有鳳梨與芒果口味(就新聞稿看來、可能還有其它口味),藉由熱帶水果昭示本土特色以外、在價位上也有一定區隔;目前各通路陸續上架中,相較於18生有限定販售。在外裝上、為加強同自家品牌連繫,以臺啤金牌構圖為基底、加以延伸變化,作為本土意象之強化;只是鳳梨口味採用綠色,莫名地像似原生金牌,有需要對自家人進行混淆戰術嗎?的確在入口時、會讓人驚豔「它是啤酒嗎?」過去啤酒的苦澀幾乎被掩飾、也不至於過份甜膩,起碼的氣泡/泡沫與一絲啤酒香仍提醒你正喝著啤酒,真的就是一絲──兩者水果雖同樣以高糖份著稱,表現手法卻有不同,鳳梨口味在香氣表現見長,芒果則是在口味上顯得強勢、幾乎綁架啤酒香(感覺就像似《史塔克與他的朋友們》吧)──或許走上這條路時、很難再兼顧原有酒香與果汁。
  至於推薦與否、還是得依各人而定:依照其低價位與低酒精、並消弭啤酒入喉之障礙,適當地作為入門產品;倘若長期飲啤酒者,可能很難「嚴肅地」視它為酒品而比較接近氣泡果汁,畢竟他們更偏好(啤酒花)苦澀後的甘甜與香。 Read More!

骨感二

  作為男性,描述女性姿態總顯得較有心得,倘若要我搬出什麼詞彙來回應自身男屬性、恐怕我只能舉雙手投降;或許它沒必要,仍不免在意是個人限制或結構使然。同樣肚上肉,我樂意用「圓潤」來形容女性,男性呢?啊不就是啤酒肚;骨感亦然,這個詞彙能作為一(從屬女性的)市場分野,反過來看、卻驚覺只好用「乾癟」一類理解之,附帶使用「鳥仔腳」。如果用「纖細」,這字詞無法負載太多男性氣質。
  我的手腕向來令自己「驕傲」,其圓周應該能同多數女性打平,致使前臂骨頭的腕關節端也顯得突出。隨之而來的代價是搭配飾品總不那麼剛好,合乎尺寸者多顯得秀氣,欲男孩子氣(寬錶帶、金屬材質)卻變得鬆垮不合手;造就我不好戴手錶手環一類物件。與此類似,我老是憂心袖長不足、卻換來兩袖鬆垮,變矮變胖裝可愛的意味十足;要是拿得鬆緊合度,偏短袖長讓人回想中學那幾年、不時出現的成長窘境,我想這並非出自設計考量。
Read More!

成年


  前幾天、無意間看完一段「至親筆記」,內容物全是我那年代的人物、談述內容的背景時空也多是十年前起跳。雖然該橋段主要鎖定文熙俊跟簡美妍的八卦,前者團員的一段耳熟能詳之傳聞主角同是來賓,即是元祖級登臺韓流的朴志胤啊──後來才發現她也是JYP系統出身──其轉型期代表作《成人禮》令人驚訝以外、還伴隨千明勛(NRG)模仿的負擔舞姿。
  關於成年、月初還細數小狗肥短身軀穿梭於窗外草叢紅土間,最近牠們已經堂而皇之地進駐南街街上,體型也拉長了些。蒙蒙──無論哪隻蒙蒙、近來都變得大叢──不再那麼呆頭呆腦,而像是哥哥姐姐站在第一線、保護弟妹,吠著我們這些夜行者。只是牠們仍舊傻氣、看了讓人覺得好氣好笑:如圖示那般、窩在道路遵行方向的箭號上,竟然還塞得下五隻;即便汽機車經過,散開後又(莫名堅持地)聚集回白色號誌。儘管我不確定成年的狗兒是否需要生命指示,牠們這樣躺下去、下一站或許就是天堂吧。
  最近複習《亂馬1/2》,真是啟蒙對貓之熱愛!如果有如珊璞的貓,我會馬上拎回家養(我想這難度應高過折耳貓之門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