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有了-2

01.
  尋常的早餐路徑、睡眼惺忪的心情,赫見建物間的小庭園開了一株低矮梅花、別有情意;儘管我無法滿足於此,也不知該視為好徵兆或警訓。

02.
  「人怕出名豬怕肥」一直是我看待店家起落的基本態度。招攬人群/生意或許無可避免、收支起碼需要打平;然伴隨而來的比較/模仿等等「找麻煩」已經惱人,自身心態如何調整似乎未曾認真討論,於是門庭若市總存有一絲緬懷嘆息聲。包裝如何精美不說,拿在手上的顯著「縮水感」不禁回想它撐了幾年誠懇。

03.
  「天時/地利/人和」是一組好用到爆炸架構、根本地告訴我這世界多麻煩:拿賞(任何)花這件事來說,何時有好天氣?花期有多長?人潮幾時現?以今年的狀況來說、前兩波晴空恰好落在週末,就算機車出門也不想會車鑽車,花季末出門的心理準備即轉變為去「特寫」即可,沿途還有些山櫻相映。
  <梅有了 | 20130115>
  這麼說也沒錯,因為我忘了它的「二位一體」存在;梅花掉了、梅子長了,仍名副其實地稱之為「賞梅」。事後確定去年的行程還晚了三天、卻處於盛開狀態,不過這些皆無疑好晴天給人的愉悅。

04.
  45898-46134KM
  走在中潭公路(臺14)國姓埔里段、溫習高速巡航的兜風樂趣,簡三八亦表認同;我指得是維持八千轉跑過十幾公里,這種路段在西部並不多見。畢竟都市聚落樹立的號誌燈許多,每回進出山林的落差感還不是地景或空氣,而且行車的頓挫感。
  行經縣道136(也可以稱呼它中部秋名山道)已經相隔好幾年、無論順行逆行皆然;再一次逆行則大大壓縮距離感。仔細回想、這幾年從南投回臺中的路徑、考量到夜暗而捨棄136,大多是從省道而行;或者我就是不太喜歡它。深刻/可能是累積而成的印象:剛學會騎車的前一、兩年,被白目吳帶壞四處遊蕩,許多畫面都是返途帶著遊興的疲倦進入漆黑山路,有幾次還滑倒幾個人,漫漫的黑夜拉長了未知路途──倒也有趣、去程無論白天黑夜都保有高昂興致騎車,扣除車子爬不動這件事──這回趁著日落以前離開山區,許多彎道的路況其實不理想、就是路面的狀況;四輪大概沒影響,但彎道散落的樹葉、龜裂的柏油碎粒都小心減速滑過/而非壓車,莫怪乎以前總有人滑倒。

05.
  最近開始跟RAW檔裝熟,深深覺得自己很弱;其心情約略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那般。然現實是後者僅是必要條件而非充份條件。
  在使用心得誕生以前,近來煩惱檔案管理問題:除了編碼、還包括儲存,心情不外乎肥大累贅迫使我狠心刪去。

Share this post!

Bookmark and Share

0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