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開啟另一個檔案,這份檔案就停留在頁數101頁;但奇怪的是、「2012-1」的第一篇文章不過緊貼此之上。
Read More!
疊
(昨天)傍晚出門時、手邊沒什麼東西可紀錄難得一見的紅色魚鱗,懊悔在外頭散步一大圈、倒是錯失動人一刻。
晚間把沖好的第二卷底片取回、滿心期待其成品。自前次傻氣地調動ISO值而忽略底片已大大標示(誠如我如此稱呼它)「400」,導致過度曝光情況普遍嚴重;另一個愚蠢則表現為拍完一卷才知道它尚能調整一般模式與寬景模式,說明書果然重要。故第二捲省得力氣去隨時調整、光圈也多設定在F8,多些心力在構圖上。掌握其基本性格、遂深入摸索剩餘未知按鍵,其一即是重覆曝光。底片相機就是讓人又愛又恨,停聞悅耳的快門聲後、換得的是一陣空虛與漫等,實在惱人-不知道拍攝成果合自己的意。目前嘗試了殘影、翻轉與縮放,各有趣味、也各有失敗:標準的失敗作品即是一張曝光了四次的桃紅九重葛,畫面整個糊成一片、突顯不出個主題。過程中、深感「一眼瞬間」不怎麼合用。
Read More!
晚間把沖好的第二卷底片取回、滿心期待其成品。自前次傻氣地調動ISO值而忽略底片已大大標示(誠如我如此稱呼它)「400」,導致過度曝光情況普遍嚴重;另一個愚蠢則表現為拍完一卷才知道它尚能調整一般模式與寬景模式,說明書果然重要。故第二捲省得力氣去隨時調整、光圈也多設定在F8,多些心力在構圖上。掌握其基本性格、遂深入摸索剩餘未知按鍵,其一即是重覆曝光。底片相機就是讓人又愛又恨,停聞悅耳的快門聲後、換得的是一陣空虛與漫等,實在惱人-不知道拍攝成果合自己的意。目前嘗試了殘影、翻轉與縮放,各有趣味、也各有失敗:標準的失敗作品即是一張曝光了四次的桃紅九重葛,畫面整個糊成一片、突顯不出個主題。過程中、深感「一眼瞬間」不怎麼合用。
倒數什麼
我記得這是高一三班的事(在此仍徵求失落的四大國古地圖)。
高中特有的團體生活感,在單一性別催化下(大概像單一麥那般)、集體造反的興致更為高昂;將這群精力過剩的生物體囚住的是制式與治理,馴化他們/他們找到生命出路以前,總以千奇百怪的方式表達不滿(及少數悲憤、暗嘆青春即逝)。個體不能分散、分散便淹沒進福瑪林待製成行屍走肉,每每嘗試匯集成群體以抗大結構怪物,大多終告失敗作收。
高中時候、十二月卅一日當然稱不上什麼節日──現在也是──總不好叫稱呼「倒數節」、「陽曆大年夜」或「煙火節」吧?高中那幾年──很不幸地、我突然強烈地記得那是十年前──恰巧綁到週間與跨年,哀怨男孩儘管心思已寄託於美好跨年夜晚(未來式)、好與佳人度過,終拖著慘綠書包關進學校、煎熬八堂課。畢竟不是人人皆有白大隊長之灑脫、說不來就不來(而我也是高二才見識之);也忘記從第幾堂課開始,抓住老師講課告一段落後的空檔、鼓譟地慫恿全班進入倒數狀態,配合他們早已抓準的下課鐘響、每拍每合。一連操作到末節、達到歡騰之頂點。
反觀這一、兩年,像似放下什麼得失心,任音樂牽制對那一、兩秒的過份關注。
Read More!
高中特有的團體生活感,在單一性別催化下(大概像單一麥那般)、集體造反的興致更為高昂;將這群精力過剩的生物體囚住的是制式與治理,馴化他們/他們找到生命出路以前,總以千奇百怪的方式表達不滿(及少數悲憤、暗嘆青春即逝)。個體不能分散、分散便淹沒進福瑪林待製成行屍走肉,每每嘗試匯集成群體以抗大結構怪物,大多終告失敗作收。
高中時候、十二月卅一日當然稱不上什麼節日──現在也是──總不好叫稱呼「倒數節」、「陽曆大年夜」或「煙火節」吧?高中那幾年──很不幸地、我突然強烈地記得那是十年前──恰巧綁到週間與跨年,哀怨男孩儘管心思已寄託於美好跨年夜晚(未來式)、好與佳人度過,終拖著慘綠書包關進學校、煎熬八堂課。畢竟不是人人皆有白大隊長之灑脫、說不來就不來(而我也是高二才見識之);也忘記從第幾堂課開始,抓住老師講課告一段落後的空檔、鼓譟地慫恿全班進入倒數狀態,配合他們早已抓準的下課鐘響、每拍每合。一連操作到末節、達到歡騰之頂點。
反觀這一、兩年,像似放下什麼得失心,任音樂牽制對那一、兩秒的過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