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遊
<不遠遊 | 20111130>
孔先生說道「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對於喜好四處晃晃如我、自然是個無可迴避之命題。不過待解的問題是「如果父母要遠遊,子女又該如何?」這即是上週回新竹的主要目的,母親大人欲上山賞楓、要我出點意見;這分明就是囑咐我同行(無論是推力或拉力)。不過考量到父親大人得負責全程駕駛──小弟我暫無考汽車駕照之打算──尚需照顧他的遊玩興緻,除了以(預想的)美景誘使他出遠門拍照,只能規劃北部為主之景點、以降低駕駛與遊樂的雙重疲累;於是選定拉拉山、明池與太平山。
關於這個決定,出發前一晚、還躺在床上思量一會──其實是早睡反而困難──它確實是我個人最短的太平山造訪間隔、兩個月不到,實是我事前無法預料,兩天一夜跑武陵或福壽山都累了一些。唯這幾年未曾在年底時候的登高,素聞山毛櫸與楓槭齊名、皆是同批次的變色植物,妝點山頭,厭膩感幾乎告缺。確實在這幾年遊玩下來,無意間形塑了「貪玩」形象;自告別童年後,便未曾同家人/家族出遊,儘管幾年來一再在外閒晃,卻總是獨自一人、或伴侶朋友。直到這次出門、才回味起塵封已久的熟悉感-那些童年時光的家族旅行記憶。又關於甫出生的我,一般給人「臃腫的巨嬰」之想像,但另一件值得說嘴的是、出生未及兩個月,我即(被揹著)登上太平山,在太平山莊中心旁的長階梯起點、留下母親大人抱著我之身影。當時外公浩浩蕩蕩地帶著眾女兒們、(雖然特好山色卻無法自行開車而)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輾轉抵達太平山;因此我一直對太平山保持格外感受、它是我生平登上的第一座高山。直到廿五年後、再次同母親大人一其回到太平山。
藉由山毛櫸替代母親大人對楓紅之想望,雖然還有整列美麗錯誤的槭樹作陣,其實我也沒有把握:除了橘小姐有段時間以「新奇橘子的山毛櫸」作為暱稱、讓我知道有這種植物,不過至今我還是不懂她跟山毛櫸的關係是什麼;我也沒有看過山毛櫸真面目,在太平山的旅遊案內看到它介紹該植物作為鎮山寶之一、並供有一條步道可漫遊,只是過往總是優先考慮翠峰湖環山步道、遲遲無緣探巡其內涵。於是它的生長習性如何,我全不敢打包票、尤其與此相關的變色植物,要嘛它不夠冷、要嘛來不及變色已告謝落。
第一天已順利走完拉拉山與明池──前者亦是童年時常(被拖來)散步之景點──傍晚抵達山上。與九月上山的經驗大不同:彼時偶有大雨、早上卻賞臉地露出大晴天,這次則是兩天都籠罩在霧裡、卻也沒下雨(只有粗一點的霧珠),惟可以想見地冷了一些。目標是山毛櫸與環山步道,前者入口的兩排枯寂樹列、直接讓我設定絕望結果,走在白霧遍佈的山林小徑上、牛排木磚還釘上鋼鐵葉脈止滑,不過大部份路徑多陷泥濘、沾上我們的鞋子。它像似陳奕迅的〈我們都寂寞〉、透過平淡蘊釀了最終爆發,在最後六百公尺才見到爆炸般高飽和秋色(步道全長3.8公里、需折返);雖然趕不及盛況,不過霧氣包圍落寞的枝幹、無不突顯殘存之豔黃/遍地腐爛前的秋紅。
這趟行程的感觸不少。道別童年、睽違十來年後,再度與家人出遠門,立場從被迫/拖出門到陪同前往,不再全然受支配(待宰割)、更像似對等關係(雖然他們還是搶著付錢)。以前所不能/不願瞭解(大人)的旅遊趣味、彷彿領會了一些,又像探索身世之謎。
8 commenti:
所以,你怎麼沒有留下一張給媽媽抱在懷裡的照片?
還放在家裡、沒有掃瞄成數位檔,不過我想巨嬰之笑果應不及於肥貓才是。
我可以應徵駕駛嗎?
那這次有拍(睽違25年後的)小幹in媽媽懷抱再一張嗎?
請問吳先生是需要應徵駕駛載你上去玩?還是要來負責開山路?
我有問過母親大人,不過無論誰抱誰似乎都吃力了些。
我當駕駛啊,我只有當駕駛才不會暈車,十足命運注定當駕駛(?)
那下次你跟湯姆熊(21)及圈哥(38)相約臺北或臺中山區啊,山上便能夠名副其實地吞雲吐霧。
Posta un com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