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美


  以前在文章段首,總是如此定位:「39967-40194KM」;這是出遊文章的制式發語詞,以標示出外遊蕩里程。也能更詳細地指出:「龍井蔗部(136)→知高庄(125)→成功(1乙)→集泉橋(74)→快官交流道(74甲)→草仔埔(139)→橫山(139乙)→名間濁水(3)→竹山、林內、斗六(1丁)→斗南石牛橋(1)→大林、民雄、嘉義(折返點,1)→斗南、西螺、北斗、員林、花壇(74甲)→快官交流道(74)→烏日(1乙)→成功(125)→知高庄(136)→蔗部」。
  由此說來、其實好一段時間沒有騎乘長途,拖了近兩個月才突破四萬大關、定當努力檢討;昨天這一趟、也有點臨時動議性質,只是突然想念嘉義的一些味道。味道自然是一種原動力、勾結種種出外印象,不僅是目的、也可以是過程,包括那些沿途傳來的稻、炒茶、木雕與麻油(?),讓久未晃蕩如我不致陌生卻還保有新鮮。
  避開炙熱的高壓晴空、從午後三點出發,到午夜兩點前、回到山上住所;所為目標,計有新舊各一。關於舊味道,我一直很懷念嘉義特有的美式漢堡,竟睽違一年半載才有機會再訪──沒辦法、一般回嘉義沒機會吃,專程略顯小題大作──其餐點品質穩定且具特色,環境整潔也採用活潑舒爽的白/綠/木質色系,令我非常傾羨(嘉義獨有)。唯獨價位(對學生而言)偏高,倘若再加上車程成本、無法多多光顧。至於新味道,則是先前旅遊節目介紹的虱目魚肚,也是累積好一段期待才解到嘴饞──畢竟在嘉義時、輪不到我買宵夜,它需等到晚間十點才開──地陪劈腿林表示他曾拜訪該店,不過彼時狂歡歌唱酒後、吃完便跑去吐了,所以也沒有什麼可參考訊息。一直等到十點半才陸續完成架設就位,「點燈」沒多久、人潮即湧現,對應表現為兩大鐵板分別煎滿蚵仔煎與虱目魚肚、並不停歇地持續著,一掃我過去對文化路夜深無人之印象。虱目魚肚無刺、不死鹹也肥美,希望回程駕駛的體力耗費能降低它移轉至我肚上的肥美。
  又某種記述方式可以如此表達:「鳳梨酥、史奴比大俠牛堡、木瓜牛奶、粿仔湯、虱目魚肚、蚵仔煎」。

Share this post!

Bookmark and Share

0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