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機
高中的時候、因為喜歡心理學,所以跑去參加心理學研究社。這些是高中的回憶、認識許多人、也影響我甚鉅(起碼我現在是社會學系的學生)。當時同學們開著玩笑說:心研社的全名應該是心機研究社。我不確定心理學與心機的關係多深刻,但是確實覺得社會學與心機的關係倒不小。心機、不就是理性算計嗎?所以我老是笑著說:心機的人應該就是最理性的人,完全沉淪在鐵的牢籠之中。當然有人應該會強調心機著重利害計算,這算得就更精確、許多無法被量化的東西竟輕而易舉地算計。為什麼提起心機?多少是因為考試在即、身旁兩位好友還在跟研究計劃書奮鬥,有些人問起我怎麼早寫完了?廢話、清交早三個禮拜就要交出去,怎麼可能留到現在。米姐開我玩笑笑說:明明平常要求過得飄蕩、卻老早計劃好一堆事。是啊、我大二就確定要考研究所,所以多少顧及成績、準備國科會、準備推甄。所以形成一場兩三年的算計。這其實有點模糊:有些人會說這是知道自己追求什麼,於是提早作準備。其實想好要考之後、倒就沒再想這麼多,也不曾忌憚身邊有多少人要考試。所以這種人不是算得多、而是算得早。而這篇的結論將是導出心機的類型學。
Read More!
帶著一身酒精去慢跑
背景音樂:大塚愛/Cherish、Birthday Song
這個晚上、人社營的工作人員挾著幫孟呸慶生的氣氛,這次、喝到天亮。喝到天亮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惟有些事情頗詭譎:我的聲音沙啞了?其實多少是快活的狀態,「有酒堪喝直須喝」竟成連日來生活最佳寫照。外面桌上刻意地寫下十月沒喝酒的日子、竟然只有三天,肝是沉默的器官。山頂洞人學長因隔日清晨需下嘉義,提早離開還恰巧起床後載他們回去休息;有人則是事務遁,假公務之名行躲酒之實,這筆帳回來有得算了;小雞是今年人社營的隱藏人物,明年才會出現,他不怎麼喝酒還是義氣地喝下一瓶。不過可猜想明年將會很熱鬧;孟呸絕對有盡壽星之責任,號稱灌下生平代表作。也為了八卦死命撐到早上,即便身體早已不堪。我知道今天才是你生日;遇乳學長很開心地吃下快煮麵與蛋,也道出不為人知的過往。看來下次買個兩箱可以聽到更多故事;而那個裝病感冒的傢伙,自人社營慶功後就沒再醉過。不過他老大事業這麼大,我也很感謝抱病捨命相陪。而我則是要基本維護,我真不知道有這麼些人知道我叫小幹。剛才出去跑了一下,明確地感受到:肌肉強度應夠、惟支氣管全數毀壞。於是週末過去,一週不到便要比賽,我告訴自己不可以再喝酒(吧?)。還有三間研究所等著我去「消費」,也該努力準備什麼是文化研究。孟呸小朋友、生日快樂!
諷刺的命題:我用全糖的(金普)味覺記憶苦澀的生命經歷。(我相信啤酒並不具特殊性、無法提供記憶功能) Read More!
這個晚上、人社營的工作人員挾著幫孟呸慶生的氣氛,這次、喝到天亮。喝到天亮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惟有些事情頗詭譎:我的聲音沙啞了?其實多少是快活的狀態,「有酒堪喝直須喝」竟成連日來生活最佳寫照。外面桌上刻意地寫下十月沒喝酒的日子、竟然只有三天,肝是沉默的器官。山頂洞人學長因隔日清晨需下嘉義,提早離開還恰巧起床後載他們回去休息;有人則是事務遁,假公務之名行躲酒之實,這筆帳回來有得算了;小雞是今年人社營的隱藏人物,明年才會出現,他不怎麼喝酒還是義氣地喝下一瓶。不過可猜想明年將會很熱鬧;孟呸絕對有盡壽星之責任,號稱灌下生平代表作。也為了八卦死命撐到早上,即便身體早已不堪。我知道今天才是你生日;遇乳學長很開心地吃下快煮麵與蛋,也道出不為人知的過往。看來下次買個兩箱可以聽到更多故事;而那個裝病感冒的傢伙,自人社營慶功後就沒再醉過。不過他老大事業這麼大,我也很感謝抱病捨命相陪。而我則是要基本維護,我真不知道有這麼些人知道我叫小幹。剛才出去跑了一下,明確地感受到:肌肉強度應夠、惟支氣管全數毀壞。於是週末過去,一週不到便要比賽,我告訴自己不可以再喝酒(吧?)。還有三間研究所等著我去「消費」,也該努力準備什麼是文化研究。孟呸小朋友、生日快樂!
諷刺的命題:我用全糖的(金普)味覺記憶苦澀的生命經歷。(我相信啤酒並不具特殊性、無法提供記憶功能) Read More!
女人香
對我來說、女人總是那麼「香」。當然這邊還有許多事要被交代清楚:我並無因此反證男人就是臭的結晶,事實上也多有一群被我俗稱的「小悶騷」、他們也「香」得不得了;另一方面、並非女人都是「香」得恰到好處,這個狀態方能證成它作為「香」的存在。亦即:關於「香」的多寡,都隨著個人習癖而在主觀判定界線游移。我也無意去形擬另一場古老型式的性別偏見,無聊的人絕對可以去寫一篇「男人香」。只因我自身的性別(如果我認識無誤的話)、關注(嗅聞)的習慣,而寫下這筆。既然我學社會學,必然易從建構這件事處理起。就我的成長經驗,女性友人總是體驗更多衛生/道德要求,被要求服儀整齊、衛生乾脆。必須提醒指出:在那去個性差異的學校場域中,怎麼可能鼓吹「為悅己者容」這回事?連化妝都要管(理由與過程遂不細究)。但此時「視覺-可見光」政體的弱點曝露──太香是否列入服儀管理要項?再回到衛生/道德要求此一軸線,在社會化途中、女人不斷遭受身體的馴化,一個規訓的過程:主動/被動、自覺/不知覺地維持乾淨,並且進入一個自我監控的狀況。此時視覺又在偷吃嗅覺的豆腐。我想講的是:女性在身體的社會化途中(M. Foucault的規訓與社會化存有密切的關係,但強調自我監控與物質性等面向)、從衛生到打扮,皆有著比男性「苛刻」(在我看來是這樣、我也知道女性友人們不這麼覺得。簡單說就是要求較為複雜)的條件。公共衛生是治理性的重點,除了健康等焦點、還使得「公共」得以確立(我已在半年前講過這話:體味確實會透露一些私人的訊息,透過掩蓋體味竟使公共性成為可能。)。熊寶貝衣物香氛袋的標語寫道:美好自信的一天就從穿上清爽乾淨的衣服開始吧(天天都香香,我竟然拿著這玩意兒邊聞邊寫、繽紛花果香,這是快感之取得嗎?)(順帶一提、原本碩士企圖處理的另一個題目是:視覺文本的嗅覺分析。最後在小么貪吃的個性下決定糕餅的地位)。連自我證成亦遭遇脅持。那為什麼要從衛生說起?因為「衛生」是氣味的關鍵之一(我把衛生特別標示,代表我要講得是社會學的衛生、而不是附加道德判斷的衛生啊。當然還可細究其定義與命題),細菌數一多、遂產生俗稱的「臭」。反正它們適合的環境就是溼熱,最標準的想像就是:夏天運動後的男性身體,不就在國中時期被女生唾棄得半死,指責的名目是「不衛生」、所指的是「汗臭」、就是你身體養太多細菌啦。至於「香汗淋漓」應與個人癖好有相當關聯,不然「香妃」就不香妃。此處特別備註:甚至有些「訊息」並非歸類的嗅覺、而是第六感的費洛蒙。繼續都很生物性地講下去,那不免講到嗅覺的基本概念:這多是程度的問題,油脂會留住氣味(不是脂肪)、毛髮亦有留住氣味的效用。所以某次山頂洞人學長指出/稱讚孟呸學妹很香時,頭髮佔相當比例。不過那氣味只有十二秒的壽命,因為隨後人的嗅覺遂鈍化,突然覺得嗅覺是日常生活最大幫兇(最快熟悉)、同時也是區分非日常的要角。而嗅覺位於大腦的古老區塊,與語言的新皮質區有段距離。因此真的很難味嗅覺下註解、多以代替物形容,如「清新晨露」(這名稱再弔詭不過,難道乾淨的空氣已悄然被販售?那它又該是什麼味道?我喝到早上時才倒進洗衣機中)。至於之前被我論及的超真實氣味,亦是被關注的對象。因為那些味道已掩蓋擬仿物的不存在。檀香沐浴乳比檀木更真實,海洋口味是否洗完會鹹鹹黏黏?似乎不會、還很古溜。然而還有比較深刻的事物、也是本意尚未被提及:記憶。
上述末段因交代嗅覺背景,倒是突然把女人踢了出去、真對不起啊。我不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是否可以被歸類至「變態」:我通常不怎麼看女生長得如何、打扮如何?我覺得那都不吸引我(至於光大與孟廷的口頭禪則留給他們的脈絡)。但是我一定會留意她們的味道。這說來也說不清主動/被動的狀態,我既沒有主動靠近去聞,但它們這樣這般行徑跋扈、氣燄囂張地飄逸。我想講女人香,因為他們總是那麼香。偶爾出現過往的味道、同樣的沐浴乳洗髮精香、同樣的香水、同樣遲鈍的鼻子,不斷在腦海搜尋這又是誰的味道、或是悄然浮現某個畫面。而枕邊人的味道更具魔力,辛曉琪的《味道》多少描述出部份面貌、特別是關於氣味與記憶的聯結。我認為那是最日常生活的部份、即是熟悉,嗅覺會鈍化、所以沒有「膩」的問題(以量為軸、而是時間)。它提供不可比擬的安全感,我也相信這正是相處(別於相愛)迷人(我喜歡這個字眼:吸引、迷惑。存有一種對立:清楚\不清楚被吸引)的地方。當你抱著她的時候,藉由你吸入她的氣味(讓我私心地加入個人費洛蒙)而進入體內,隨著血液穿梭過大大小小的器官組織慢慢地侵蝕你、消解你。血紅素背著它進入你的心、你的腦,「她」存在於你身體每一個部份:左右你的思想、你的心思、你的情緒、你的脈動,要你只能凝視她、聆聽她、觸碰她、嗅取她、品嚐她。呼吸之間、是習慣、也是最深刻的癮,一如你無法甩開氧氣而存活下去。甚至它強橫如一氧化碳、搶奪血紅素的位置,煞是為愛窒息找到最好的說明。寢具上亦殘存她一絲氣味,彷彿進入「嗅覺的全景敞視主義監獄(全視樓)」,無時無刻地自我監控、成為她的囚犯,卻也是唯一讓你感到心安的狀態。(我自覺結論需再究,這牽扯到我想把女人香導往何處。請不吝賜教)
我突然想把宇豪系列下個註解:支解關於女人的意淫。這也是為什麼我想把這篇文章貼上此一標籤。 Read More!
上述末段因交代嗅覺背景,倒是突然把女人踢了出去、真對不起啊。我不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是否可以被歸類至「變態」:我通常不怎麼看女生長得如何、打扮如何?我覺得那都不吸引我(至於光大與孟廷的口頭禪則留給他們的脈絡)。但是我一定會留意她們的味道。這說來也說不清主動/被動的狀態,我既沒有主動靠近去聞,但它們這樣這般行徑跋扈、氣燄囂張地飄逸。我想講女人香,因為他們總是那麼香。偶爾出現過往的味道、同樣的沐浴乳洗髮精香、同樣的香水、同樣遲鈍的鼻子,不斷在腦海搜尋這又是誰的味道、或是悄然浮現某個畫面。而枕邊人的味道更具魔力,辛曉琪的《味道》多少描述出部份面貌、特別是關於氣味與記憶的聯結。我認為那是最日常生活的部份、即是熟悉,嗅覺會鈍化、所以沒有「膩」的問題(以量為軸、而是時間)。它提供不可比擬的安全感,我也相信這正是相處(別於相愛)迷人(我喜歡這個字眼:吸引、迷惑。存有一種對立:清楚\不清楚被吸引)的地方。當你抱著她的時候,藉由你吸入她的氣味(讓我私心地加入個人費洛蒙)而進入體內,隨著血液穿梭過大大小小的器官組織慢慢地侵蝕你、消解你。血紅素背著它進入你的心、你的腦,「她」存在於你身體每一個部份:左右你的思想、你的心思、你的情緒、你的脈動,要你只能凝視她、聆聽她、觸碰她、嗅取她、品嚐她。呼吸之間、是習慣、也是最深刻的癮,一如你無法甩開氧氣而存活下去。甚至它強橫如一氧化碳、搶奪血紅素的位置,煞是為愛窒息找到最好的說明。寢具上亦殘存她一絲氣味,彷彿進入「嗅覺的全景敞視主義監獄(全視樓)」,無時無刻地自我監控、成為她的囚犯,卻也是唯一讓你感到心安的狀態。(我自覺結論需再究,這牽扯到我想把女人香導往何處。請不吝賜教)
我突然想把宇豪系列下個註解:支解關於女人的意淫。這也是為什麼我想把這篇文章貼上此一標籤。 Read More!
運動會宣誓
我謹代表全體運動員,誓以至誠,參加九十六學年度校慶運動大會,願發揮運動精神,恪遵大會規章,並服從裁判員之判決。
宣誓代表 社會學系簡伯宏謹誓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二日
今年、第三年了,由於仍具隊長職務,故由我繼續擔綱宣誓。這多少是私心,讓社會學系出些風頭,特別是在那個場合。所以尚未拿到誓詞前,也清楚地記得內容、整個程序。還不忘提醒自己:要慢慢唸,別再像論述那般節奏,沒有思緒會跑掉。我不知道有多少前輩可以宣誓三年,這真的是份殊榮。前兩次比賽皆因受傷而未能盡興,今年雖然沒受傷、但礙於考試亦沒有太多時間準備,不時還穿插涼快的啤酒幾瓶。我竟然大四了。 Read More!
宣誓代表 社會學系簡伯宏謹誓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二日
今年、第三年了,由於仍具隊長職務,故由我繼續擔綱宣誓。這多少是私心,讓社會學系出些風頭,特別是在那個場合。所以尚未拿到誓詞前,也清楚地記得內容、整個程序。還不忘提醒自己:要慢慢唸,別再像論述那般節奏,沒有思緒會跑掉。我不知道有多少前輩可以宣誓三年,這真的是份殊榮。前兩次比賽皆因受傷而未能盡興,今年雖然沒受傷、但礙於考試亦沒有太多時間準備,不時還穿插涼快的啤酒幾瓶。我竟然大四了。 Read More!
一份56公斤的溫柔
不可否認地、我想要一個溫柔的懷抱。然而那份量該如何拿捏?半年前去台灣走走時,某個半夜跟老炯去到明日博物館。當時我對它存有許多質疑:其概念不是不好、反諷的力道亦足,一瓶50ml的快樂效果滿好。惟當時還真的給我賣起來,頓然「未來的想像」、「反諷」再度遭消費吞噬。但當時囿於佈置設計與效果,產品多不超過2L。突然間、我把份量加大至一個人的體重,想像也就開始豐富。過去社會學對數字化多保持「警戒」,充斥著許多物化、商品化的想像,甚至是一種過份約化與侷限。我需要逆向操作:上述狀況是個約化的過程,一種不禮貌地忽略差異。倘若把這個想像倒反過來,便覺得有趣:56公斤的溫柔究竟該長什麼樣子?可能有人開始蒐尋身邊體重恰巧符合的人物,喔、原來是那樣(我真的不知道閱讀人會想到誰)。甚至猜想著他/她肚子上的肉是否好抱(純個人習癖Habitus,固然可替換喜好)。於是後現代的詮釋者群現,「溫柔」充滿無限想像:枕邊的耳語、模糊的呢喃、堅定的眼神,究竟該如何與56公斤結合?成了瘋狂的聯想遊戲。正因為它的單調,使得更多想像加諸、突然變成複雜的過程,對數字化社會反動。這一切、純粹是我太無聊。
Read More!
右、空、左
東吳社會的裴元領老師,我不是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樣子。會知道這號人物是因為少君提起這位老師常作為發表時的回應人,在年會時也看過他。今天、因為小成成策劃一系列的演講,由裴老師打頭陣──眼睛的劇場。把M. Foucault的文本細細地讀過,順便練自己的英文。在裴老師的帶領之下,才更認識這位光頭老帥哥企圖講出什麼。可想而知、就恨自己的墨水不夠多,預設的理論基礎通通沒有。但這是享受:午後的光線一段一段地跑入306,看著裴老師演說著。其後、小成成與momo一同加入討論,真的很有趣。彼此接著上個人的話續說下去,偶爾還有令人會心一笑的點。開始想著:如果有課堂是這樣進行有多麼樂趣、熱鬧。於是想上研究所了。
Read More!
一個「個人」的自傳
就是一種不滿足。像似河流侵蝕一般,企圖向更寬處、更深處、更遠處接觸。這世界依然新鮮,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這一刻又與上一刻的世界有所差異,輕易地便可找到細究它的理由。對「變化」「多端」的社會保持好奇心,社會學研究所不是唯一的途徑。大可當完兵、進入社會,那兒尚有許多學術無法踏及的可能。要講出「讀研究所」的動聽理由彷彿說不盡,尤其是什麼都強調「知識」的年代中、人人皆染上「恐懼無知」的不安感。渴求豈是三言兩語可道盡,但倘若直接把問題丟給文字的侷限、也顯得對自己不負責。於是回到社會學與我的互動,回想它如何使我著迷、並且確定走上學術這條路子。
(一)課堂內的學習
學得一些社會學的皮毛之後,回頭看看過去的人生經歷、突然可以解釋或質疑許多事,把它們全部寫上來著實占版面。初接觸「社會學」領域是在高中、那時對社會與心理學領域充滿興趣,也在社團活動中認識幾位社會學的前輩、他們促使我認真思考就讀的可能性。自己的課業成績一向不出色,指考成績出來時、會落在哪早已心裡有數。與前輩討論過後、得到的共識是:與其去擠國立,還不如去那所在台灣社會學紮根已久的學府──東海大學。高中的師長們也相當推荐。但大一時、血氣方剛與新鮮感,傲慢與好玩的態度導致無閒暇細心品嚐社會學。現在若問起大一上過什麼、其實也多沒印象,大多都是囫圇吞棗地帶過。因為大學圖書館藏書量尚豐、常跑去裡頭找些好玩的書來看,在閱讀上獲得許多樂趣,自此養成閱讀的習慣、咀嚼文字透露的滋味。
大二之後,對社會學以及自身的興趣方才開始探索。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有特別的習慣:由博士班學長姐授課。外人或許會覺得這是教師資源不足的方案,但我覺得這樣更好:對「教授者-學生」雙方而言,都提供一道強而有力的關係。如此一來在學習過程中,傳遞的就不只是知識,還包含情感、記憶與經驗的承繼。這種關係有助於排除權力不對等關係中阻礙學習的部份因素,以「兄姐-弟妹」淡化「師-生」的緊張、這種親近有助互動與傳達。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文化、政治經濟及階層組織,恰巧作為修課的分類[1]。文化是興趣所在,受黃宏昭學長與蕭旭智學長影響甚多。文化領域有其趣味的色彩、尤其對甫接觸社會學的人而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原來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理所當然的事,突然都變得理所不當然。讓接觸者容易上手、促使對生活進行檢視,此時社會學極具實踐性。因此大學的討論多聚焦於此,並且在生活中享受社會學。然而我不想就此把自己放入某種「典型」,這樣的作為固然可磨鍊出「對特定領域的專業」,卻也有劃地自限的潛在危機。於是嘗試接觸其他討論:政治經濟議題,此領域多隨魏少君學長學習。政經議題對我而言,原以為是生冷艱澀的討論、唯恐避之不及。久而久之也讀出一些心得,它不再是巨觀地、間接地與我們產生關係、使我們觸碰不到。更可能是在細微處、不知覺地影響及控制我們。組織與階層是較少接觸的領域,其中多關懷階層的討論。在陳建洲學長與莊致嘉學長的引導下,對量化分析與討論有初步的認識,同時瞭解階層討論的幾個重要面向、如機會結構上的資源分配。另外還有一條軸線為「空間」,由於過去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及訓練[2],至今仍對空間的討論深感興趣。空間提供社會可能、同時社會也在形塑空間:不論是消費、統治或是生存。由於選修課的人數較少,課堂的進行也較為彈性,因此提供學生們思想上的交流:時而針鋒相對,但適當地補充彼此的觀點,磨擦不但生熱(情感)、還有令人亢奮的火花。
大二、大三的專業必修[3]有助於「社會學」的想像,並且與其他選修彼此對話。四位教授深入淺出的教學、使得我對社會學有更深刻、清晰的認識。大二的必修作為大三課程的暖身、是相當重要的基礎功夫:思想史介紹歐陸思辯的傳統、同時訓練學生更細緻的思維,這點有助理解理論。圍繞著某些論點打轉,結合日常生活經驗、以及所知不多的其他論點對話,往往讓頭皮發燙起來。驚嘆每位大師的思想結晶,有些熱情、有些關懷、有些批判,皆令我對這個社會/社會學有更深刻的體認、用不同切入的角度。統計非常有趣、讓數字說出許多故事。修習研究法時偏重量化研究,統計的重要性在此確立。過去多接觸質性研究,具備對量化研究的認識,可以瞭解更多資料。並且藉由研究法課程,讓自己的研究更加紮實、推論出更貼切的結論、避免研究中有意、無意的失誤。
(二)課堂外的學習
課堂不是唯一學習的地方,生活上其他面向亦給我許多啟悟。上大學之後,仍保持運動的習慣、持續練習田徑。運動的習慣不會因為隨著身份改變而停止。健康的身心是一切(包括求學問)的基礎,關於運動的「健康論述」在此不贅述。大學期間擔任校隊隊長並代表學校參加大學運動會,成績不是頂尖、但總能享受運動的過程,並非淪為無奈地操練。未來進研究所的練習方向不一定朝田徑競技前進,目標是鐵人三項與半程馬拉松。運動不只給我健康的身心,它亦是被深思的對象、譬如:運動商品化、健康政體或身體規訓。尤其進入田徑的場域後、經歷國內運動風氣變化,它亦是社會變遷的觀察面之一。
大二、大三兩年擔任系上的學生議會議員,此一職務負責審查學生會的預算。「審預算」在過去從媒體報導接受到的訊息中,夾雜「杯葛」、「優先順序」及「民意」等想像。實際上進行的時候,才發現這些想像與實情有所出入:因為學生議員們本身對這個制度不熟悉、對預算條目的金額沒概念,於是有成為學生會附庸的危機、更沒有杯葛的問題。普遍學生亦不會/不知道可以透過議員表達想法,因此也沒有民意與順序的問題。到最後變成「幫學生會檢查預算表是否填寫無誤」。同時沒有設置核銷單位,使用監督系統無法有效發揮。自己在其中固然盡力審查每個一款項,也試著想像政治監察機構到我們這輩時、會如何運作?
高中時、經營社團好些時間,上大學之後並未加入社團。我以為:來東海就應該做一些只有東海能做的事。東海為人樂道的傳統即是勞作教育。大一修習時、遂不斷思考究竟「勞作教育」企圖傳達什麼訊息。因為獲得的訊息多是統一來源的官方說法,聽來甚至覺得穿鑿附會、怎麼說怎麼對,畢竟少有人大剌剌地「自曝其短」。為了繼續追問,大二時申請勞作教育小組長,持續在這個場域中觀察、並協助學弟妹進行勞作。我並未使用「管理」一詞,但這是勞作教育處極力推行的機制:合作、科層、評比、效率/效能、領導、策略、資源……等。在我個人詮釋中,小組長的權力並未獲得正當性(起碼沒說服我)、同時他們又是有給職(權力不對等的關鍵)。因此我在進行時、盡量去除小組長的色彩,一同與勞作生清理。並且由他們對自己負責,包括出席及與我討論分數。我企圖在其中傳達「尊重」的訊息,因為懂得尊重自己之後,才懂得尊重他人以及自然。這是目前的詮釋。不完全合乎規範的方式偶爾會引起關注,則清楚觀察到這個組織保護的運作原則。但放下個人理念不談,實現「政治理想」[4]是相當可貴的經驗。
年級越大、越有機會幫系上辦理活動,這些活動小自大學部推甄招生、大到社會學年會。幫忙固然使人快樂,同時它也是「社會學(組織)」運作的具體痕跡,提供另一種觀看社會學的角度。以入學機制為例:社會學關注「標準」的問題,因為它決定秩序及界線。然而「社會學學生」的「標準」又是如何?它是否有被反思的可能,過程的刺激使我思考、也受益良多。此時「施」也是「受」、一樣有福。
東海大學設有教學助理制度,而社會學系則是安排教學助理帶領大一學生進行討論[5]。這種方式對甫接觸社會學的學生有莫大的鼓勵,許多人是初次面對社會學,並且可以藉此交換意見、互相刺激。大一時、非常喜歡這種沒有壓力的討論,當時帶領我的學姐費心力地引導我們發言,讓我的發言更切實、也訓練出基本的社會學研究能力。正因自己受益,大三時遂申請此一職務,希望能回饋給學弟妹。擔任這份職務,必然需要有足夠的底子:除了鞭策自己在學問上有所提升外、並思索如何帶動一種良性的討論。當正式進行時,狀況果然比想像中複雜,能帶討論的人真不簡單:學弟妹們不敢參與討論、對學科界線/界限的想像、社會學與生活斷裂、填鴨教育的陰影……等。皆使我反省及修正帶領的方式:此時我也是學習者,無論在知識上、思維整合上、帶領上皆然。在這段「助學」與「學」的過程中,對社會學有新一層的領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一句老掉牙的俗諺、大家都會背。然而對社會學學生而言,該怎麼「行」這萬里路?身邊有些人關懷特定族群、並為他們發聲,我很欣賞他們的熱情,但我的個性不像是站在某個角度的人。我喜歡去台灣走走,關於「走走」這個口語的字眼,是因為無法遷就旅行/觀光的分類。於是開始「行」萬里路,去環島、去三橫、去極點。美不勝收/不堪入目的視覺經驗不是撰寫的核心,而是在過程中、對台灣社會的「親身經歷」:信義鄉的超真實災情、夜半運輸的高冷作物貨車、台三線趨於同質的觀光消費…等。每個地方都有他的故事、聽聽在地人怎麼講,不見得「最慘」才值得關心。在課堂中可以泛泛而論這個社會如何,但是在這些經驗過後,會發現自己狹隘、自以為是的思維。自己有成為「蛋頭學生」的危機都還渾然不知。同時也反省「走走」的侷限,以單車環島為例:對騎士而言,它提供另一種時空感知經驗;同時它是與地方連結的新契機[6]。因此沒有「讀」或「行」誰不如誰的問題,而是互相補充。在行程完成之後,我有書寫的習慣,透過這些書寫不但可以檢視日常生活、旅行/觀光的意涵,也訓練書寫的能力、質性觀察與分析。
現在的生活中充滿不成熟社會學的影子,當我進行瞭解、分析、批判時,對自己的推論尚不滿意。由於過去的報告多是學理上的討論,離「作研究」這回事還差得遠,問卷調查、訪談與觀察的半調子能力皆有待加強。目前接觸到的理論亦只是皮毛,冀望能再多些日子增廣見聞,藉由更進一步地討論以認識其他學者、學習者關懷的對象與討論方式。如果說關懷社會的前提是適當地認識它,那麼我選擇以「社會學」的態度為之。因此一個長深遠加時間軸的學習、包容開放的場域,就是進入研究所。
[1] 詳細修課資料請參閱附件二:歷年修課成績單。
[2] 在新竹高中時,社會組學生尚細分為地理、歷史組。同時參加第三屆奧林匹亞地理科競賽並獲得優勝。
[3] 大二必修-社會統計學:劉正教授、社會思想史:黃崇憲教授。大三必修-社會研究方法:陳正慧教授、社會學理論:鄭志成教授。
[4] 此處指對政治廣義的理解:一群人的事務治理。
[5] 各科系安排方式不相同:諸如管理系圖書館、提供學術咨詢等,與社會學系的方式截然不同。
[6] 此時作為「單車環島騎士」的身份,人們遂用不同的心態互動。藉此可發現東部/西部、小孩/大人、男性/女性打招呼的頻率與性質即不同。或是促成深度互動的可能。 Read More!
(一)課堂內的學習
學得一些社會學的皮毛之後,回頭看看過去的人生經歷、突然可以解釋或質疑許多事,把它們全部寫上來著實占版面。初接觸「社會學」領域是在高中、那時對社會與心理學領域充滿興趣,也在社團活動中認識幾位社會學的前輩、他們促使我認真思考就讀的可能性。自己的課業成績一向不出色,指考成績出來時、會落在哪早已心裡有數。與前輩討論過後、得到的共識是:與其去擠國立,還不如去那所在台灣社會學紮根已久的學府──東海大學。高中的師長們也相當推荐。但大一時、血氣方剛與新鮮感,傲慢與好玩的態度導致無閒暇細心品嚐社會學。現在若問起大一上過什麼、其實也多沒印象,大多都是囫圇吞棗地帶過。因為大學圖書館藏書量尚豐、常跑去裡頭找些好玩的書來看,在閱讀上獲得許多樂趣,自此養成閱讀的習慣、咀嚼文字透露的滋味。
大二之後,對社會學以及自身的興趣方才開始探索。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有特別的習慣:由博士班學長姐授課。外人或許會覺得這是教師資源不足的方案,但我覺得這樣更好:對「教授者-學生」雙方而言,都提供一道強而有力的關係。如此一來在學習過程中,傳遞的就不只是知識,還包含情感、記憶與經驗的承繼。這種關係有助於排除權力不對等關係中阻礙學習的部份因素,以「兄姐-弟妹」淡化「師-生」的緊張、這種親近有助互動與傳達。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文化、政治經濟及階層組織,恰巧作為修課的分類[1]。文化是興趣所在,受黃宏昭學長與蕭旭智學長影響甚多。文化領域有其趣味的色彩、尤其對甫接觸社會學的人而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原來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理所當然的事,突然都變得理所不當然。讓接觸者容易上手、促使對生活進行檢視,此時社會學極具實踐性。因此大學的討論多聚焦於此,並且在生活中享受社會學。然而我不想就此把自己放入某種「典型」,這樣的作為固然可磨鍊出「對特定領域的專業」,卻也有劃地自限的潛在危機。於是嘗試接觸其他討論:政治經濟議題,此領域多隨魏少君學長學習。政經議題對我而言,原以為是生冷艱澀的討論、唯恐避之不及。久而久之也讀出一些心得,它不再是巨觀地、間接地與我們產生關係、使我們觸碰不到。更可能是在細微處、不知覺地影響及控制我們。組織與階層是較少接觸的領域,其中多關懷階層的討論。在陳建洲學長與莊致嘉學長的引導下,對量化分析與討論有初步的認識,同時瞭解階層討論的幾個重要面向、如機會結構上的資源分配。另外還有一條軸線為「空間」,由於過去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及訓練[2],至今仍對空間的討論深感興趣。空間提供社會可能、同時社會也在形塑空間:不論是消費、統治或是生存。由於選修課的人數較少,課堂的進行也較為彈性,因此提供學生們思想上的交流:時而針鋒相對,但適當地補充彼此的觀點,磨擦不但生熱(情感)、還有令人亢奮的火花。
大二、大三的專業必修[3]有助於「社會學」的想像,並且與其他選修彼此對話。四位教授深入淺出的教學、使得我對社會學有更深刻、清晰的認識。大二的必修作為大三課程的暖身、是相當重要的基礎功夫:思想史介紹歐陸思辯的傳統、同時訓練學生更細緻的思維,這點有助理解理論。圍繞著某些論點打轉,結合日常生活經驗、以及所知不多的其他論點對話,往往讓頭皮發燙起來。驚嘆每位大師的思想結晶,有些熱情、有些關懷、有些批判,皆令我對這個社會/社會學有更深刻的體認、用不同切入的角度。統計非常有趣、讓數字說出許多故事。修習研究法時偏重量化研究,統計的重要性在此確立。過去多接觸質性研究,具備對量化研究的認識,可以瞭解更多資料。並且藉由研究法課程,讓自己的研究更加紮實、推論出更貼切的結論、避免研究中有意、無意的失誤。
(二)課堂外的學習
課堂不是唯一學習的地方,生活上其他面向亦給我許多啟悟。上大學之後,仍保持運動的習慣、持續練習田徑。運動的習慣不會因為隨著身份改變而停止。健康的身心是一切(包括求學問)的基礎,關於運動的「健康論述」在此不贅述。大學期間擔任校隊隊長並代表學校參加大學運動會,成績不是頂尖、但總能享受運動的過程,並非淪為無奈地操練。未來進研究所的練習方向不一定朝田徑競技前進,目標是鐵人三項與半程馬拉松。運動不只給我健康的身心,它亦是被深思的對象、譬如:運動商品化、健康政體或身體規訓。尤其進入田徑的場域後、經歷國內運動風氣變化,它亦是社會變遷的觀察面之一。
大二、大三兩年擔任系上的學生議會議員,此一職務負責審查學生會的預算。「審預算」在過去從媒體報導接受到的訊息中,夾雜「杯葛」、「優先順序」及「民意」等想像。實際上進行的時候,才發現這些想像與實情有所出入:因為學生議員們本身對這個制度不熟悉、對預算條目的金額沒概念,於是有成為學生會附庸的危機、更沒有杯葛的問題。普遍學生亦不會/不知道可以透過議員表達想法,因此也沒有民意與順序的問題。到最後變成「幫學生會檢查預算表是否填寫無誤」。同時沒有設置核銷單位,使用監督系統無法有效發揮。自己在其中固然盡力審查每個一款項,也試著想像政治監察機構到我們這輩時、會如何運作?
高中時、經營社團好些時間,上大學之後並未加入社團。我以為:來東海就應該做一些只有東海能做的事。東海為人樂道的傳統即是勞作教育。大一修習時、遂不斷思考究竟「勞作教育」企圖傳達什麼訊息。因為獲得的訊息多是統一來源的官方說法,聽來甚至覺得穿鑿附會、怎麼說怎麼對,畢竟少有人大剌剌地「自曝其短」。為了繼續追問,大二時申請勞作教育小組長,持續在這個場域中觀察、並協助學弟妹進行勞作。我並未使用「管理」一詞,但這是勞作教育處極力推行的機制:合作、科層、評比、效率/效能、領導、策略、資源……等。在我個人詮釋中,小組長的權力並未獲得正當性(起碼沒說服我)、同時他們又是有給職(權力不對等的關鍵)。因此我在進行時、盡量去除小組長的色彩,一同與勞作生清理。並且由他們對自己負責,包括出席及與我討論分數。我企圖在其中傳達「尊重」的訊息,因為懂得尊重自己之後,才懂得尊重他人以及自然。這是目前的詮釋。不完全合乎規範的方式偶爾會引起關注,則清楚觀察到這個組織保護的運作原則。但放下個人理念不談,實現「政治理想」[4]是相當可貴的經驗。
年級越大、越有機會幫系上辦理活動,這些活動小自大學部推甄招生、大到社會學年會。幫忙固然使人快樂,同時它也是「社會學(組織)」運作的具體痕跡,提供另一種觀看社會學的角度。以入學機制為例:社會學關注「標準」的問題,因為它決定秩序及界線。然而「社會學學生」的「標準」又是如何?它是否有被反思的可能,過程的刺激使我思考、也受益良多。此時「施」也是「受」、一樣有福。
東海大學設有教學助理制度,而社會學系則是安排教學助理帶領大一學生進行討論[5]。這種方式對甫接觸社會學的學生有莫大的鼓勵,許多人是初次面對社會學,並且可以藉此交換意見、互相刺激。大一時、非常喜歡這種沒有壓力的討論,當時帶領我的學姐費心力地引導我們發言,讓我的發言更切實、也訓練出基本的社會學研究能力。正因自己受益,大三時遂申請此一職務,希望能回饋給學弟妹。擔任這份職務,必然需要有足夠的底子:除了鞭策自己在學問上有所提升外、並思索如何帶動一種良性的討論。當正式進行時,狀況果然比想像中複雜,能帶討論的人真不簡單:學弟妹們不敢參與討論、對學科界線/界限的想像、社會學與生活斷裂、填鴨教育的陰影……等。皆使我反省及修正帶領的方式:此時我也是學習者,無論在知識上、思維整合上、帶領上皆然。在這段「助學」與「學」的過程中,對社會學有新一層的領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一句老掉牙的俗諺、大家都會背。然而對社會學學生而言,該怎麼「行」這萬里路?身邊有些人關懷特定族群、並為他們發聲,我很欣賞他們的熱情,但我的個性不像是站在某個角度的人。我喜歡去台灣走走,關於「走走」這個口語的字眼,是因為無法遷就旅行/觀光的分類。於是開始「行」萬里路,去環島、去三橫、去極點。美不勝收/不堪入目的視覺經驗不是撰寫的核心,而是在過程中、對台灣社會的「親身經歷」:信義鄉的超真實災情、夜半運輸的高冷作物貨車、台三線趨於同質的觀光消費…等。每個地方都有他的故事、聽聽在地人怎麼講,不見得「最慘」才值得關心。在課堂中可以泛泛而論這個社會如何,但是在這些經驗過後,會發現自己狹隘、自以為是的思維。自己有成為「蛋頭學生」的危機都還渾然不知。同時也反省「走走」的侷限,以單車環島為例:對騎士而言,它提供另一種時空感知經驗;同時它是與地方連結的新契機[6]。因此沒有「讀」或「行」誰不如誰的問題,而是互相補充。在行程完成之後,我有書寫的習慣,透過這些書寫不但可以檢視日常生活、旅行/觀光的意涵,也訓練書寫的能力、質性觀察與分析。
現在的生活中充滿不成熟社會學的影子,當我進行瞭解、分析、批判時,對自己的推論尚不滿意。由於過去的報告多是學理上的討論,離「作研究」這回事還差得遠,問卷調查、訪談與觀察的半調子能力皆有待加強。目前接觸到的理論亦只是皮毛,冀望能再多些日子增廣見聞,藉由更進一步地討論以認識其他學者、學習者關懷的對象與討論方式。如果說關懷社會的前提是適當地認識它,那麼我選擇以「社會學」的態度為之。因此一個長深遠加時間軸的學習、包容開放的場域,就是進入研究所。
[1] 詳細修課資料請參閱附件二:歷年修課成績單。
[2] 在新竹高中時,社會組學生尚細分為地理、歷史組。同時參加第三屆奧林匹亞地理科競賽並獲得優勝。
[3] 大二必修-社會統計學:劉正教授、社會思想史:黃崇憲教授。大三必修-社會研究方法:陳正慧教授、社會學理論:鄭志成教授。
[4] 此處指對政治廣義的理解:一群人的事務治理。
[5] 各科系安排方式不相同:諸如管理系圖書館、提供學術咨詢等,與社會學系的方式截然不同。
[6] 此時作為「單車環島騎士」的身份,人們遂用不同的心態互動。藉此可發現東部/西部、小孩/大人、男性/女性打招呼的頻率與性質即不同。或是促成深度互動的可能。 Read More!
研究計劃書:台灣糕餅的品味/味覺鬥爭
一、問題意識
嗜吃甜食如我,向來對甜食保持開放的態度。小時候吃過西點與禮盒、大多也對它們印象較深刻──因為漂亮的盒子以及濃郁的奶油味。相較之下、漢式大餅雖然好吃,但顯得單調──琳瑯滿目的種類豐富性比較能引起小孩子的注意。年紀稍大,開始對其他漢式甜食、如糕粿類特別感興趣:雖然簡單、滋味卻深刻。母親說他們小時候就有這些甜食,但只有在重要節慶時方能吃到。或許是與母親的生命經驗聯結,遂留意起漢式精緻與俗民甜食的動向。一方面滿足好吃的個性,也瞭解到社會變遷。隨著購買甜食經驗出現,發現漢式甜食的圖像非常豐富:在傳統市場或廟宇可以取得以米為主原料的製品,但攤販多以批貨的方式販賣[1];或以攤販形式販售、規模不大,其樣式從熱騰騰的馬蛋[2]到小巧可愛的涼圓[3]。糕餅業因其製作與販售之需要,以店面形式坐落在舊街區居多。由此簡要地推斷:漢式甜食本身在材料、製造過程、意涵等面向上,呈顯龐雜的狀況、甚至需回到自身的產地及其脈絡。漢式的甜食難以──也可能不必要發展成一個明確的體系,或具體而為地開設漢式甜食專賣店。
過去我曾試圖為漢式俗民甜食分類,並援引漢文化基本的分類系統:天(時間)、地(空間)、人(生命)進行討論。但此分類有其侷限。時空轉換、甜食已不可同日而語,在現代化社會、消費社會之下,人們的生活已經脫離舊有的農業社會習慣、甜食商品亦徒留空殼。許多甜食已經絕跡、或是內涵終結,傳統「天地人」的分類系統已經轉變為歐美脈絡的「6W2H」[4]。不只是背景變化,甜食滋味亦呈現越趨多樣化的情勢。從發展較成體系的糕餅可發現:過去熟悉的糕餅口味多是豆沙、蓮蓉、棗泥等,如今則有新口味加入。以大甲裕珍馨為例:近年以奶油酥餅聞名,並且獲得大眾對於其「特產」身份的認可[5]。其酥餅長期以奶油與麥芽的內餡獲得大眾的青睞,近來則推出「焦糖瑪奇朵」、「北海道奶油」、「沖繩黑糖」等口味,豐富大眾的味蕾經驗。
國內現今知名的餅舖,多以歷史悠久著名。秉持特殊技術及口味,屹立在台灣社會數十個年頭。隨著時間累積,累積出人們對傳統的愁緒,復古正是永不衰微的符號。即便西式糕點已融入現代生活、甚至是人生大事,仍無法動搖台灣人對傳統糕餅的偏好[6]。傳統餡料喚起老、壯年族群的回憶,對他們而言、糕餅的滋味聯結過去的生命經驗。現代消費社會的行銷論述中,企圖開發不同市場以牟取更多利益,其一就是年輕族群。在這套論述中、預設糕餅業是與當今老壯一輩相關的產業,而年輕族群則對傳統保持排斥的態度:對於過時的包裝與口味,年輕族群不但無法進入該脈絡,並且抗拒與之產生連結、因為「俗(非主流)」是同儕間極力隔離的對象。因此應從包裝與行銷手法更新,並且開發新的口味以吸引年輕族群。於是新的口味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部份更是對傳統作出大聲宣示:時下流行的味道亦可被傳統糕餅挪用。
我企圖處理的對象並非「行銷關懷」:近來政府與民間推廣觀光產業,其中一環即打造「行家」、「達人」形象。透過觀光指南、旅遊雜誌、或任何媒體傳播,皆在形塑人們應該如何玩、如何吃。「去花蓮就是要吃麻糬及堤拉米蘇,否則沒去到花蓮一般。」無論是粗糙/精緻或俗民/菁英,任何一個面向或符號都可能透過行銷而獲得正視、並納入觀光消費。這個過程便是行銷的作為與關注對象。而我欲討論的對象為:「新潮的口味,如何取得合法化的地位?」台灣烘焙業因發展經歷──清領、日治、美援等文化交流,混雜米食[7]與麵食糕點,並麵包、西點蛋糕及中點糕餅為三大主軸產品。我選擇糕餅作為觀察對象:糕餅深耕百年之久,具有深刻的傳統意涵。因其材料多元與各家技術差異,至今已發展出相當的規模與豐富性。其中餡料具開放性的特點,正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我欲深究的糕餅以餅鋪為討論單位:之所以下如此粗糙的範圍界定,因為糕餅歧異度之大,易使得分類不具意義──同樣名為「餅」,外皮的製作技術即有數種。同時產品間需取得一個比較的基準點、同樣的製造水平,否則口味差異易起因各家技術。糕餅的脈絡中,新潮的口味是指非傳統漢式的口味:有可能來自日本、南亞、中東或是歐美,結合原有的製作技術,反映糕餅滋味的全球化狀況。傳統漢式口味被認定為主流品味時,長期佔據人們對糕餅的認知與印象。新的口味如何被大眾所接納。而新口味的訴求正是年輕族群,對照與傳統餡料所聯結的老壯年,產生一場世代的品味鬥爭。目前觀察到世代間的味覺鬥爭,我仍保留其他可能的切入點:養生、性別、族群等變項上,亦可能是「味覺合法化」的其他觀察面向。
二、文獻回顧
目前國內的研究多著重文化產業發展與行銷手法等面向。其中對於產品銷售策略,皆強調推陳出新的重要性,並提出「針對年輕顧客群發展專屬商品區」(林宣宏 2004;黃一誠 2003)。然而這個說法卻未被詳細說明:打造新需求固然是行銷重要的一環,但年輕族群與新口味的關係卻未被交代清楚。照字面的邏輯推演,所謂年輕族群的商品應與「實際年齡」有強烈關係,或者說十五歲到廿歲應擁有專屬商品。但若將此結論放回漢文化脈絡遂發現它們早已存在:在漢文化習俗中,無論從小時候收涎、抓周到成年禮,糕餅及其他甜食已有明確的座標和意涵。人們透過物品背後的意義創造自身的社會行動和社會關係(Slater 2003),似乎收涎餅更符合這項命題。
因此所謂以年輕族群為訴求對象的商品並非直接呼喚年齡界線明確的年輕族群,而是其他意義上的聯結。傳統糕餅業將特定口味融入糕餅後,遂宣稱「凡『新』即是年輕族群的產品」。如此看來、「北海道牛奶」與「沖繩黑糖」等應是地方色彩較強的符號[8],反而因為它們具有餡料「革命」的意義,又普遍對於年輕族群投以「富嘗試性」的假設,方才與年輕族群形成聯結、以他們為訴求對象的產品。於是販售者與消費者雙方似乎都具備進行交易的「理想條件」。
三、理論架構:品味
糕餅是可解讀的文本、具有意義的符號和象徵,不但具備「吃」的效用、同時隨著時間承載不同的意涵。食物隨著份量、豐富性、稀罕食材等面向,向來是區分階級的指標(Felipe Fernandez-Armesto 2006;F. Braudel 1999)。食材之外的禮儀亦是鬥爭的對象:將太陽餅放入碗內、以杏仁茶沖泡是為舊時有錢人家的品餅方式(林宣宏 2004)。此時太陽餅並非純然的糕點,同時也是品味展現。英語俗諺:「You are what you eat.」即指出個人與飲食間緊密相聯,面對食物的態度與作為、即品味的表現。品味受生長環境影響,象徵性地區隔社會階級或社群、也稱為象徵資本。台灣社會的階級狀況不明顯,而是以「士農工商」等社群區分較明顯。清領後期,台灣地方仕紳即以豐原糕餅作為交際贈禮。對當時的一般民眾而言,它仍是奢侈食品[9]。隨著近代社會發展,普羅大眾亦有頗豐的生活水準。又糕餅非高單價產品,經濟因素無法全然地影響購買狀況,糕餅不再是階級分類指標。我不打算完全挪用P. Bourdieu品味的概念,階級並非本研究關注的焦點。
在Bourdieu討論的脈絡中、品味皆需要合法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免不了象徵衝突(Bourdieu 2003;Bonnewitz 2002)。新口味糕餅作為品味之一,同樣經歷此過程:非主流的新口味企圖獲得他人承認,它們雖未必要求自身成為主流,但期望在社會座標中找尋安身之處。譬如「台客」、由原先「俗」的意象到爭取正當性,這是不斷磨合與衝突的過程(劉維公 2006)。以年齡變項來說,本研究欲細究的部份即是:在世代的象徵衝突中,代表年輕族群的新口味如何獲得正當性。獲得正當性後,是否就意味著這場味覺鬥爭落幕?亦是本研究觀察的面向之一。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消費者與糕餅業者,也正是他們讓這些物品維持意義。雖然目前台灣及地方皆有糕餅公會,但糕餅業的發展仍不適一併討論。其有各自的資本、歷史、在地性、經營策略,不同的軸線交織出複雜的景象。其中年輕族群的口味並非每家店皆願意、有能力嘗試,還包括製作技術與商標等問題,使得新口味在擴散上有其阻礙。以上不規則的特性,使得抽選代表性樣本成為難題,難以建立糕餅業的抽樣架構。國內目前對糕餅業的研究多以個案分析進行,尚無全國性糕餅概括,因此也沒有食餅習慣的人口與相關資料,無法形成糕餅人口的抽樣架構。基於以上兩組研究對象的限制,以及本研究屬於探索性質且著重細緻社會變遷的觀察,我將採取質性為主的研究模式。本研究的資料來源則以「文獻整理」、「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為主。
「文獻整理」:這是社會變遷的觀察,轉變正是無法由特定一個時間點瞭解。因此透過糕餅業的文獻瞭解近代糕餅業的發展、並建立年表,有助於認識糕餅脈絡以利進行訪談。行銷文案亦是文獻整理的另一個要項:此類文本具形塑的力量,其企圖再現的對象亦反映業者心中的理想型,包括針對精緻、養生、年輕等訴求。正是這些內容聯結味覺與特定族群,透過分析文案以瞭解聯結是如何被創造、及其細緻的聯結狀況。
「問卷調查」:新口味的接受度無相關統計資料,為描繪實際的狀況,將針對個案糕餅店顧客進行問卷調查。以此作為背景資料。
「深度訪談」:由於全台餅舖並非同質的狀態,依舊有業者選擇固守舊口味及技術。所以我選擇以個案分析進行研究。餅舖的個案則依研究關注焦點進行挑揀。由於目前側重年齡的想像,因此選取具傳統象徵的老餅鋪,以突顯新口味的合法化過程。糕餅業者是研究的要角,因為他們肩負保守技術、同時也研發新的口味以打開市場,意即他們透過糕餅見證、參與社會變遷。他們創造新聯結的動機、矛盾到進行打造與推廣,都是本研究亟欲探究之處。消費者則以年輕族群與傳統口味的「捍衛者」為訪談對象,人數約卅至五十人左右。並藉由小型市調中蒐集受訪對象,並依「口味喜好」挑選合適受訪者。年輕族群作為品味鬥爭的一端、與新口味連結的對象,他們對於新式/傳統口味的看法、是否自覺與新口味聯結,是討論這場鬥爭的關鍵。在鬥爭的另一端,也有人不願接納,使得這場鬥爭持續進行。吃不習慣新口抑或不願破壞自身與傳統口味的聯結,需由當事人道來。
[1] 攤販指出不敢進部份甜食,有些則有季節的出場次序。
[2] 台語稱為「煎粿」,用番薯粉和糯米粉製成,外皮撒些白芝麻,裹花生粉或紅豆餡提味。油炸後、原本小小一顆馬蛋像變魔術般膨脹。資料來源:中山大學BBS西子灣站物理系91級板精華區http://bbs3.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physics91/M.914509151.A/M.915448482.A.html(檢索日期:2007年10月01日)
[3] 目前有兩種食品皆稱為「涼圓」。其一為類似肉圓的「涼圓」,內餡為瘦肉與香菇等,口味上較一般肉圓清爽。另一種小小一顆,內含紅豆餡、表層有三四種顏色。此處指後者。
[4] 即英語中八個疑問詞,如今成為企劃規劃要向:Why、Who、When、Where、Which、What、How、How Much。
[5] 「誠品票選伴手禮 大甲奶油酥餅冠全台」:http://www.yjs.com.tw/nNews/NEWS20060712.html(檢索日期:2007年10月02日)
[6] 國內大型結婚喜餅品牌:http://www.urstyle.com.tw/factorylist/cake/(檢索日期:2007年10月01日)。譬如漢式的郭元益與法式的伊沙貝爾皆推出混搭的產品。
[7] 即以熟粉(烘炒過的熟圓糯米粉或熟蓬萊米粉)製作(以蒸籠方式)。
[8] 理應它們與年齡變項無關,壯年族群同樣可以喝北海道牛奶、吃沖繩黑糖。甚至回到其地方脈絡,該物區分的內涵又可能不一樣。
[9] 台中縣糕餅商業同業工業「大台中伴手禮~山線」:http://www.bakery-104.org.tw/gift.asp(檢索日期:2007年10月01日) Read More!
嗜吃甜食如我,向來對甜食保持開放的態度。小時候吃過西點與禮盒、大多也對它們印象較深刻──因為漂亮的盒子以及濃郁的奶油味。相較之下、漢式大餅雖然好吃,但顯得單調──琳瑯滿目的種類豐富性比較能引起小孩子的注意。年紀稍大,開始對其他漢式甜食、如糕粿類特別感興趣:雖然簡單、滋味卻深刻。母親說他們小時候就有這些甜食,但只有在重要節慶時方能吃到。或許是與母親的生命經驗聯結,遂留意起漢式精緻與俗民甜食的動向。一方面滿足好吃的個性,也瞭解到社會變遷。隨著購買甜食經驗出現,發現漢式甜食的圖像非常豐富:在傳統市場或廟宇可以取得以米為主原料的製品,但攤販多以批貨的方式販賣[1];或以攤販形式販售、規模不大,其樣式從熱騰騰的馬蛋[2]到小巧可愛的涼圓[3]。糕餅業因其製作與販售之需要,以店面形式坐落在舊街區居多。由此簡要地推斷:漢式甜食本身在材料、製造過程、意涵等面向上,呈顯龐雜的狀況、甚至需回到自身的產地及其脈絡。漢式的甜食難以──也可能不必要發展成一個明確的體系,或具體而為地開設漢式甜食專賣店。
過去我曾試圖為漢式俗民甜食分類,並援引漢文化基本的分類系統:天(時間)、地(空間)、人(生命)進行討論。但此分類有其侷限。時空轉換、甜食已不可同日而語,在現代化社會、消費社會之下,人們的生活已經脫離舊有的農業社會習慣、甜食商品亦徒留空殼。許多甜食已經絕跡、或是內涵終結,傳統「天地人」的分類系統已經轉變為歐美脈絡的「6W2H」[4]。不只是背景變化,甜食滋味亦呈現越趨多樣化的情勢。從發展較成體系的糕餅可發現:過去熟悉的糕餅口味多是豆沙、蓮蓉、棗泥等,如今則有新口味加入。以大甲裕珍馨為例:近年以奶油酥餅聞名,並且獲得大眾對於其「特產」身份的認可[5]。其酥餅長期以奶油與麥芽的內餡獲得大眾的青睞,近來則推出「焦糖瑪奇朵」、「北海道奶油」、「沖繩黑糖」等口味,豐富大眾的味蕾經驗。
國內現今知名的餅舖,多以歷史悠久著名。秉持特殊技術及口味,屹立在台灣社會數十個年頭。隨著時間累積,累積出人們對傳統的愁緒,復古正是永不衰微的符號。即便西式糕點已融入現代生活、甚至是人生大事,仍無法動搖台灣人對傳統糕餅的偏好[6]。傳統餡料喚起老、壯年族群的回憶,對他們而言、糕餅的滋味聯結過去的生命經驗。現代消費社會的行銷論述中,企圖開發不同市場以牟取更多利益,其一就是年輕族群。在這套論述中、預設糕餅業是與當今老壯一輩相關的產業,而年輕族群則對傳統保持排斥的態度:對於過時的包裝與口味,年輕族群不但無法進入該脈絡,並且抗拒與之產生連結、因為「俗(非主流)」是同儕間極力隔離的對象。因此應從包裝與行銷手法更新,並且開發新的口味以吸引年輕族群。於是新的口味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部份更是對傳統作出大聲宣示:時下流行的味道亦可被傳統糕餅挪用。
我企圖處理的對象並非「行銷關懷」:近來政府與民間推廣觀光產業,其中一環即打造「行家」、「達人」形象。透過觀光指南、旅遊雜誌、或任何媒體傳播,皆在形塑人們應該如何玩、如何吃。「去花蓮就是要吃麻糬及堤拉米蘇,否則沒去到花蓮一般。」無論是粗糙/精緻或俗民/菁英,任何一個面向或符號都可能透過行銷而獲得正視、並納入觀光消費。這個過程便是行銷的作為與關注對象。而我欲討論的對象為:「新潮的口味,如何取得合法化的地位?」台灣烘焙業因發展經歷──清領、日治、美援等文化交流,混雜米食[7]與麵食糕點,並麵包、西點蛋糕及中點糕餅為三大主軸產品。我選擇糕餅作為觀察對象:糕餅深耕百年之久,具有深刻的傳統意涵。因其材料多元與各家技術差異,至今已發展出相當的規模與豐富性。其中餡料具開放性的特點,正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我欲深究的糕餅以餅鋪為討論單位:之所以下如此粗糙的範圍界定,因為糕餅歧異度之大,易使得分類不具意義──同樣名為「餅」,外皮的製作技術即有數種。同時產品間需取得一個比較的基準點、同樣的製造水平,否則口味差異易起因各家技術。糕餅的脈絡中,新潮的口味是指非傳統漢式的口味:有可能來自日本、南亞、中東或是歐美,結合原有的製作技術,反映糕餅滋味的全球化狀況。傳統漢式口味被認定為主流品味時,長期佔據人們對糕餅的認知與印象。新的口味如何被大眾所接納。而新口味的訴求正是年輕族群,對照與傳統餡料所聯結的老壯年,產生一場世代的品味鬥爭。目前觀察到世代間的味覺鬥爭,我仍保留其他可能的切入點:養生、性別、族群等變項上,亦可能是「味覺合法化」的其他觀察面向。
二、文獻回顧
目前國內的研究多著重文化產業發展與行銷手法等面向。其中對於產品銷售策略,皆強調推陳出新的重要性,並提出「針對年輕顧客群發展專屬商品區」(林宣宏 2004;黃一誠 2003)。然而這個說法卻未被詳細說明:打造新需求固然是行銷重要的一環,但年輕族群與新口味的關係卻未被交代清楚。照字面的邏輯推演,所謂年輕族群的商品應與「實際年齡」有強烈關係,或者說十五歲到廿歲應擁有專屬商品。但若將此結論放回漢文化脈絡遂發現它們早已存在:在漢文化習俗中,無論從小時候收涎、抓周到成年禮,糕餅及其他甜食已有明確的座標和意涵。人們透過物品背後的意義創造自身的社會行動和社會關係(Slater 2003),似乎收涎餅更符合這項命題。
因此所謂以年輕族群為訴求對象的商品並非直接呼喚年齡界線明確的年輕族群,而是其他意義上的聯結。傳統糕餅業將特定口味融入糕餅後,遂宣稱「凡『新』即是年輕族群的產品」。如此看來、「北海道牛奶」與「沖繩黑糖」等應是地方色彩較強的符號[8],反而因為它們具有餡料「革命」的意義,又普遍對於年輕族群投以「富嘗試性」的假設,方才與年輕族群形成聯結、以他們為訴求對象的產品。於是販售者與消費者雙方似乎都具備進行交易的「理想條件」。
三、理論架構:品味
糕餅是可解讀的文本、具有意義的符號和象徵,不但具備「吃」的效用、同時隨著時間承載不同的意涵。食物隨著份量、豐富性、稀罕食材等面向,向來是區分階級的指標(Felipe Fernandez-Armesto 2006;F. Braudel 1999)。食材之外的禮儀亦是鬥爭的對象:將太陽餅放入碗內、以杏仁茶沖泡是為舊時有錢人家的品餅方式(林宣宏 2004)。此時太陽餅並非純然的糕點,同時也是品味展現。英語俗諺:「You are what you eat.」即指出個人與飲食間緊密相聯,面對食物的態度與作為、即品味的表現。品味受生長環境影響,象徵性地區隔社會階級或社群、也稱為象徵資本。台灣社會的階級狀況不明顯,而是以「士農工商」等社群區分較明顯。清領後期,台灣地方仕紳即以豐原糕餅作為交際贈禮。對當時的一般民眾而言,它仍是奢侈食品[9]。隨著近代社會發展,普羅大眾亦有頗豐的生活水準。又糕餅非高單價產品,經濟因素無法全然地影響購買狀況,糕餅不再是階級分類指標。我不打算完全挪用P. Bourdieu品味的概念,階級並非本研究關注的焦點。
在Bourdieu討論的脈絡中、品味皆需要合法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免不了象徵衝突(Bourdieu 2003;Bonnewitz 2002)。新口味糕餅作為品味之一,同樣經歷此過程:非主流的新口味企圖獲得他人承認,它們雖未必要求自身成為主流,但期望在社會座標中找尋安身之處。譬如「台客」、由原先「俗」的意象到爭取正當性,這是不斷磨合與衝突的過程(劉維公 2006)。以年齡變項來說,本研究欲細究的部份即是:在世代的象徵衝突中,代表年輕族群的新口味如何獲得正當性。獲得正當性後,是否就意味著這場味覺鬥爭落幕?亦是本研究觀察的面向之一。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消費者與糕餅業者,也正是他們讓這些物品維持意義。雖然目前台灣及地方皆有糕餅公會,但糕餅業的發展仍不適一併討論。其有各自的資本、歷史、在地性、經營策略,不同的軸線交織出複雜的景象。其中年輕族群的口味並非每家店皆願意、有能力嘗試,還包括製作技術與商標等問題,使得新口味在擴散上有其阻礙。以上不規則的特性,使得抽選代表性樣本成為難題,難以建立糕餅業的抽樣架構。國內目前對糕餅業的研究多以個案分析進行,尚無全國性糕餅概括,因此也沒有食餅習慣的人口與相關資料,無法形成糕餅人口的抽樣架構。基於以上兩組研究對象的限制,以及本研究屬於探索性質且著重細緻社會變遷的觀察,我將採取質性為主的研究模式。本研究的資料來源則以「文獻整理」、「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為主。
「文獻整理」:這是社會變遷的觀察,轉變正是無法由特定一個時間點瞭解。因此透過糕餅業的文獻瞭解近代糕餅業的發展、並建立年表,有助於認識糕餅脈絡以利進行訪談。行銷文案亦是文獻整理的另一個要項:此類文本具形塑的力量,其企圖再現的對象亦反映業者心中的理想型,包括針對精緻、養生、年輕等訴求。正是這些內容聯結味覺與特定族群,透過分析文案以瞭解聯結是如何被創造、及其細緻的聯結狀況。
「問卷調查」:新口味的接受度無相關統計資料,為描繪實際的狀況,將針對個案糕餅店顧客進行問卷調查。以此作為背景資料。
「深度訪談」:由於全台餅舖並非同質的狀態,依舊有業者選擇固守舊口味及技術。所以我選擇以個案分析進行研究。餅舖的個案則依研究關注焦點進行挑揀。由於目前側重年齡的想像,因此選取具傳統象徵的老餅鋪,以突顯新口味的合法化過程。糕餅業者是研究的要角,因為他們肩負保守技術、同時也研發新的口味以打開市場,意即他們透過糕餅見證、參與社會變遷。他們創造新聯結的動機、矛盾到進行打造與推廣,都是本研究亟欲探究之處。消費者則以年輕族群與傳統口味的「捍衛者」為訪談對象,人數約卅至五十人左右。並藉由小型市調中蒐集受訪對象,並依「口味喜好」挑選合適受訪者。年輕族群作為品味鬥爭的一端、與新口味連結的對象,他們對於新式/傳統口味的看法、是否自覺與新口味聯結,是討論這場鬥爭的關鍵。在鬥爭的另一端,也有人不願接納,使得這場鬥爭持續進行。吃不習慣新口抑或不願破壞自身與傳統口味的聯結,需由當事人道來。
[1] 攤販指出不敢進部份甜食,有些則有季節的出場次序。
[2] 台語稱為「煎粿」,用番薯粉和糯米粉製成,外皮撒些白芝麻,裹花生粉或紅豆餡提味。油炸後、原本小小一顆馬蛋像變魔術般膨脹。資料來源:中山大學BBS西子灣站物理系91級板精華區http://bbs3.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physics91/M.914509151.A/M.915448482.A.html(檢索日期:2007年10月01日)
[3] 目前有兩種食品皆稱為「涼圓」。其一為類似肉圓的「涼圓」,內餡為瘦肉與香菇等,口味上較一般肉圓清爽。另一種小小一顆,內含紅豆餡、表層有三四種顏色。此處指後者。
[4] 即英語中八個疑問詞,如今成為企劃規劃要向:Why、Who、When、Where、Which、What、How、How Much。
[5] 「誠品票選伴手禮 大甲奶油酥餅冠全台」:http://www.yjs.com.tw/nNews/NEWS20060712.html(檢索日期:2007年10月02日)
[6] 國內大型結婚喜餅品牌:http://www.urstyle.com.tw/factorylist/cake/(檢索日期:2007年10月01日)。譬如漢式的郭元益與法式的伊沙貝爾皆推出混搭的產品。
[7] 即以熟粉(烘炒過的熟圓糯米粉或熟蓬萊米粉)製作(以蒸籠方式)。
[8] 理應它們與年齡變項無關,壯年族群同樣可以喝北海道牛奶、吃沖繩黑糖。甚至回到其地方脈絡,該物區分的內涵又可能不一樣。
[9] 台中縣糕餅商業同業工業「大台中伴手禮~山線」:http://www.bakery-104.org.tw/gift.asp(檢索日期:2007年10月01日) Read More!
一個月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一個有些人覺得是另一場殖民的開端。你今天光復了嗎?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要作這種聯想,或許是挾帶回復的想像吧!回復什麼?一個不會再回復的一個回復,但總逼著自己進入一個「狀態」、一個讓自己狀似無所謂的「狀態」。有些人知道、這個月其實很難過:「難」「過」。固然也無心處理文字,包括那些事關重大的研究計劃書。所幸在小成成與momo審閱評估後,除了安撫我別妄自菲薄、也給予相當的肯定。拿到推薦函當下,我其實好想哭、近乎崩潰的哭泣。混雜許多感謝以及壓力的初次解放。可能這需要更多交代,但那不是我寫作的本意與對象。等上了再說吧、這似乎濫情些。濫情?我突然覺得那該死的個性竟然隔了廿年後重現。小時候我好愛哭:午睡起來找不到母親,便嚎啕大哭地在工廠間尋找母親的身影。有一天突然不哭,就知道我告別了一些事。直到酒喝多、竟在感官增幅中取得被解放的可能。就這件事我必須向你說對不起。隨著二期工程開工、我必須感謝他們讓我獲得安眠的假象(以及寫作的動力),但起床的陰影/創傷也隨之出現:那是一個全然陌生的感受、一個與時空斷裂/脫節(對不起小成成,我原本答應你不再這麼用)的驚慌。我必須要說:我非常不願把自己置於一個自憐的狀態,但也不願虛偽地逃避情緒與脆弱。一個月過去了、我不清楚是否存在「復原」的想像,但確定自己仍在角力之中。於是「廿五」的意義被打破,忽然你變得很後現代。我也不知道出口在哪,因為我根本沒劃界線/界限。謹獻給妳──使我容納愈多的快樂。
Your joy is your sorrow unmasked.
And the selfsame well from which your laughter rises was oftentimes filled with your tears.
The prophet. Kahlil Gibran Read More!
Your joy is your sorrow unmasked.
And the selfsame well from which your laughter rises was oftentimes filled with your tears.
The prophet. Kahlil Gibra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