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你們好不好」
2.
一般來說,打混這麼多年,也得想個辦法搪塞過去,就給它一個好聽的說法,叫作累積第二專長;如此云云並沒有什麼冒犯之意,作為主修的社會學自然沒有不好,我也無意去挑戰它在就業市場的生存能耐。純粹是對應歲數增長,只能厚著臉皮以「正向」的語法介紹我都在做些什麼事。介於難以啟齒與懶得多嘴之間,這幾年我花了一些時間攝影、錄影。
3.
對應於影像,其實也沒有畏懼寫作,面對文字空間空擺它也不會萌發新意這回事我明瞭;回頭看看,過往也就是這種節奏,「數量取向壓榨自己-空擺-密度取向壓榨自己-空擺-壓榨自己……」,雖說我的寫作能力不若地力還能復原,或有新的取向能夠成為下個紀元的霸主。當然事情沒有太複雜,僅僅是各平台之間整合不易、也非單一平台能肩負所有功能,偏偏我本人也沒有能耐撰寫欄位元件的語法,再次對照其他所在「悄悄地」蓬勃發展,表徵我的語言能力像似殘廢一樣。
4.
我應該不算吝嗇吧?當然小氣也不算。就意識來說,我不打算隱藏什麼、不過又無從介紹什麼,因為我知道作為一種次文化興趣,與其換來勉強嫁作話題,不如省下彼此的尷尬與費思量;或者說、我可能也不是你/你們所想像那樣。認識我的人多少都能體會:我雖然樂於觀察南韓流行文化發展,我卻不會浸在韓流裡頭,開口閉口就是韓國如何如何,甚至作為世足觀賽重點;訓練田徑多年,也盡可能多方涉獵其他運動、補充衛教觀念,儘管球類運動實在苦手,反射神經只能透過ZooKeeper進行訓練;我總是騎著機車四處亂跑,其實我也沒辦法摸清機械構造,或成為一位稱職導遊。個性使然,無論有意無意抗拒「(任一)標籤」,我總覺得自己離(任一)次文化行動者的典型/理念型差了一截。
5.
第五項了,所以我都在幹嘛?是跟著一群人拿著相機緊盯著性感美女,又或是扛著大砲翻山越嶺,這應該都同我搭不上邊,它們都需要金援作後盾。
對照前幾篇文章,刻意挑選普悠瑪列車作為對照。這段時間,鐵道攝影(即日文「撮鉄」)是我致力的範圍,另外則是以我可愛的姪女作人像/孩童攝影進行實作;不過懇請親朋好友請勿幫我貼上「鐵道迷」一類稱好,這足以令我尷尬地冷笑三聲。真要說、我並沒有狂熱到背下所有班次形號,或高調談論大眾運輸的未來在何方,那可笑的臺鐵本位主義更是讓我退避三舍。投入的理由僅僅是住在縱貫線一旁如我,再次留意它們的動向時,發現許多孩童記憶的憑藉物件或衰老或蕩然無存──諸如兩顆大眼睛的E100型,駝色不再是自強號的代表色,打發國小課後時光的冷平好夥伴,侯孝賢電影裡那些深藍柴油客車,以及那些將要飛天遁地的路線……──流逝並未留下任何機會,運氣好一點是風吹雨淋斑駁鏽蝕,更多的是破碎得煙飛灰滅。
戲劇成份不多,這並非一頭栽入的情節,晚近意識到這些事情時、也陸續抽空進行紀錄,儘管僅有回頭檢討拙劣的份。在涉入的過程中,瞭解這幾年恰巧是新舊交替的熱點之一:接連有新車到港,以及退下舞臺的角色與場景,便設定它們作為練習的對象。說好聽一點就是為臺灣軌道運輸留下歷史紀錄。
6.
< YOUTUBE | gizmopinocchio CPH >
< FLICKR | gizmopinocchio >
< FLICKR | wenwen huang >
7.
我想我沒有忘記自己的本業,這部份「自欺/欺人」的構成應該不高。事實上、非常有趣的部份,關於這個次文化發展、其內部人群關係尚處幼稚階段;這並不是說臺灣的鐵道文化僅有幾位大師、貧乏地引領向前,實則各子領域多有才俊──我無意推論其它處──基本上,它缺乏社群的觀念。我當然不是指各式實體/虛擬社團,相反地、這類團體眾多,多得眼花撩亂;我說的是定位與規範。說來鐵道文化涵括也不少,但不是每位參與者皆熱愛各個項目──起碼有人家問起列車機電系統的變頻器(因為有聲音)、我實在聊不起來啊!──卻像是無頭蒼蠅躲在自己的小團體各忙各的,有時重複性倒也不低。基於模糊的群體關係,規範更是難以確立,就我熟識的鐵道攝錄部份,無從創造一個官方-民眾具共識的安全模式,光是一個「淨空範圍」就充滿了曖昧。然而非常有趣的事,每當出現大拜拜時、穿越鐵道的畫面/案主,他們確是義憤填膺地指出「他一定不是鐵道迷!」(其背景是許多中年攝影團的確也愛出草鐵路節慶)
8.
我個人倒沒有特別去計算攝影資歷,隨著作品累積、持續比較/觀摩他人作品,自己也經歷摸索風格的過程;用以愛老師的話來說、就是量變帶動質變,好的也看、糟的也看,藉以比較出什麼是自己要的。這部份我就覺得自己挺博雅的(笑)。經由一段時間實作、認知自我風格的同時,其心情總是告誡切勿踏入「五色令人目盲」之困境,尤其在100%檢視原圖時、心底不時冒出「(影像)如何再紮實一點」的誘惑。另一方面、隨著攝影技術化進程──錄影就依然兩光──諸多實作有助於我立即思考構圖與光影安排、並保有敏銳度,同時在大量射擊後,自覺許多大膽與創意不若以往拿著消費型相機那般任性召喚。當然你要認為我正遭遇瓶頸轉而回頭寫作,我也無法完整否認。
9.
我能夠瞭解與想像。尋常聽到/看見這些例子是-具備攝影技術的人總是被拗去側拍活動,心臟大一點的也就接下一生幾次的婚攝。前後偶有友人提起,在此一併作個說明:畢竟我輩亦陸續走上紅毯,祝福之餘,婚攝與婚禮側拍還是留給職業的吧,畢竟現行以包套為主、禮服與周邊小物不是我能供應;或者說我尚未擁有資本打理這個環節。不過若是有意拍些奇異構想、不方便同婚攝討論或執行,那些「知道我的名字的人」,我都是樂意幫忙;前提是請不要要求我把照片/人修得很漂亮。
10.
最後,切忌認知為攝錄成為我生活/生命的一切。
2 commenti:
閱。
我嚴肅懷疑你浮出來是為了提醒我823炮戰即將到來。
Posta un com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