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攝影」備忘錄

  隨著學位論文漸有規模,偶爾面對下個人生階段何處尋,間接也挑戰這項興趣的投入程度;過往除了留下影像紀錄,論文疲乏時、萌生整理心得之念頭,此後與同好交換意見(尤其感謝偷吃早餐店與中部運轉室),試將共識以文字呈現,和後進分享探索的可能性,同時也是自己持續努力的方向。這個構想來自現實的困乏:書店、圖書館或數位媒體雖有大量攝影相關著作,從各面向介紹此一顯學,讓大家認識基本概念及奧妙,不過無法確實回應鐵道攝影的特殊性(譬如無閃、高速快門);另一方面,鐵道相關著作偶有提及攝錄,考量大眾需求則無法進一步交代,包括自己在內,都曾遇上「瓶頸」困擾。因此在自我揭露的過程中,嘗試在兩者交集處理出一些頭緒,針對臺灣鐵道攝影作一初步梳理。
  這份備忘錄所設定的閱讀對象為「一隻腳已經踏入鐵道攝影」且「不滿足於『有拍到就好』」的朋友;意即並非從攝影辭彙出發、逐步介紹快門光圈ISO,而是大方向勾勒此領域之特性及技法、釐清其立論與用意,促使你兩隻腳都踏進來、輔助找尋自己的路,享受鐵道攝影。一如所有著述的基本態度-攝影沒有唯一解答,這也不是一份標準操作流程(千萬別去勾選自己做到哪一項),不過我們仍無法忽略基礎且共通的攝錄原則,比例不一地拉扯每一次快門,追求「更適合」的出手;同時我採取的基本立場是「古典的」,雖然細節處各人偏好不一,彼此仍存有共享的美感與價值。在此前提下,備忘錄分為四個部份:資料蒐集、預備、實作與整理。

資料蒐集
◎學習範本:我約略於2012年嚴肅對待攝影、開始接觸攝影技巧,此前沒有家學或課程訓練,意即從菜鳥當起,也曾擔心是否鏡頭壞掉而產生紫邊;回頭看看早期作品,雖有些狂野,大部份仍是糟糕。我學習的第一步,就是選取範本、作為仿傚對象,試圖跟上他們的腳步。透過他們的作品,提供蹲點與實作的參考,並且展現良好的光影、構圖比例的配置;從中歸納並熟悉他們的特色,能夠輔助你思索觀景窗。我起初模仿的對象是曹鳥大跟SA,所以亮度也在他們中間(笑);隨著接觸越多,其他如莫庫大、路克大、光華特快大、CHAOMING、TSUBASA等人的作品亦給予啟發。
編輯一份推薦清單並不容易,尤其在臉書盛行的年代,幾乎淹沒過去眾人悉心整理的BLOG與相簿,持續經營非主流媒體的同好成為稀有動物;另一方面,累積相當規模足以反映其方法論與特色,是我想要介紹以下幾位的理由;這些範本並非任意選取或湊合著用,對照後續段落,相信閱讀者能發現一以貫之的元素;另一方面,幾位前輩的優點難以一言概括,字面訊息僅是我建議的切入角度,他們的作品都值得大家深入探索。當然,我對這份清單保持開放心情(譬如幾位好友尚需作品累積,約略半年後可再補上),歡迎眾人詳實之:

*莫庫( 永靖車站值班站長室 - http://blog.xuite.net/sleptmoo/sleptmoo / FLICKR - https://flic.kr/ps/nfjMF ):創作可以有許多可能性,莫庫大以「屬地」原則,在他的生活範圍進行長期紀錄。除了嫻熟各蹲點的特性,經過長時間歷程,留下許多重要的消失與變遷影像。

*路克( 路克伍肆參 - http://blog.xuite.net/lukeyang/543 ):路克大擅用器材、營造的成像質感不在話下。儘管經營範圍不限於臺鐵,他以長期浸潤鐵道攝影的敏銳度,致力於結合影像與文字,包括扼要卻明瞭地介紹北部攝影點、並點出注意事項,或介紹異地旅遊經驗,為「整理」作出一種示範。

*光華特快( FLICKR - https://flic.kr/ps/UYfUU ):雖然晚近更新速度較慢,光華特快展現高屏地區豐富的樣貌,大量紀錄各類列車與各蹲點的光影變化。無論是否身處南部,倘若欲認識高屏地區、他的作品提供有效的參考。

*CHAOMING( FLICKR - https://flic.kr/ps/8AZJd ):CHAOMING可能是少數擁有攝影與鐵道從業經驗的創作者,因此題材與手法別於傳統鐵道攝影,(偶爾基於公差理由)創造許多「人/物」與鐵道的對話;意境營造是鐵道攝影普遍忽略的環節。

*TSUBASA400( 南方紀事 - http://tsubasa-400.blogspot.tw/ / FLICKR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tsubasa400/ ):多數鐵道攝影以長焦段追求乾淨的構圖,離開這個焦段,我們甚少思考線條與元素的合理配置;大景並不是裝上廣角鏡、爬上高處便能窺探的視角。TSUBASA400是鐵道攝影領域內,少數能駕馭大景的創作者,用心安排畫面組成,促使我們反覆思考構圖的重要性。

*SA( SA的鐵道影像紀錄 - http://sa411022.pixnet.net/blog ):相信不需要多介紹SA,其作品早已是鐵道同好必讀作品。包括我個人感謝他豐富的新竹-臺中實作,並且尋覓新的取景蹲點;透過這些蹲點,SA示範了創作者對於光線的「苛求」。

*菲力普斯( FLICKR - https://flic.kr/ps/GHSAK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每個人也會有偏好的車款;對菲力來說,「電頭等於停駛」,柴電貨列是他眼裡唯一的存在。藉由大量紀錄,對於認識行蹤不明的貨列相當有幫助。針對特定車款進行創作,能夠使創作者較快認識攝影對象(儘管貨列恰巧不屬於這個範疇),藉以掌握鐵道攝影的基本原則。

◎多方參考:除了前述強調質地好的作品帶來「質變」,「量變」也是學習的環節之一;這個量變,就是大量閱讀他人作品。找到模仿對象,多少與既有美感相關,不過回到「攝影沒有唯一的表現手法」,多方閱讀有助於評估不同視角的利弊、補足盲點,也是思索自我風格的起頭。我有這個動作:四處瀏覽作品,無論好的壞的都看,對它品評,並揣想自己在場將如何拍攝;評論不是「好」、「不好」,而是好在哪、什麼不好,要求自己講得具體、言之有物,反正不需公開評論,就放心且大膽地MURMUR。藉由大量比較,你能判讀一張作品的好及不足,同時統整出你所偏好的攝影元素、哪些不是你想要的,以此形成品味並且反映於成像之中。如果你身處的小團體皆有志於鐵道攝影,或可嘗試交換意見,一來擴展視野與鑑賞能力,再者訓練表達;當然這需要彼此皆有默契,立基於善意與越挫越勇的共識,千萬別勉強。

◎善用檢索:進入網路時代數十載,大家業已習慣藉以交流、並設有個人專欄,甚至無意外地朝向資訊爆炸發展;因此搜尋便成為重要的課題。搜尋的重要性,除了瀏覽作品,同時也在於多數鐵道愛好者終究分身乏術、有其擅長主場,然而臺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各地皆有其特色蹲點,蒐集、搭配MAP/介紹文找出抵達途徑(坦白說現在有街景真的輕鬆很多),並且認識該點屬性,是鐵道攝影無可迴避的功課;地點以外,一齊備註的班次與時間也需留意,能幫助你掌握時刻表以外的資訊,建立你自己的資料庫。現今網路平台與搜尋引擎皆蓬勃發展,無論是GOOGLE、YAHOO、YOUTUBE、FLICKR……等,除非電費與網路費、搜尋毋需額外付費,無聊就鍵入關鍵字搜尋。另外鐵道論壇亦保有豐富資料,譬如自己從路總部獲益良多;近來取代論壇的臉書社團則具有快速優勢,能夠收到即時車訊,惟不利形成資料庫。無論哪種平台,多設有建議連結、他人推薦,不妨拓展你的視野,延伸至不同訊息圈;在我的專業學科中,這叫「滾雪球」,原用於抽樣、也助有蒐集資料。無論哪種途徑,都建議別倚賴蒐集好的訊息,容易封閉視野。

◎參考攝影著作:在此稍為將視角拉得廣一點,不能忽略鐵道攝影終究是攝影的子題之一,它的本質立基於種種攝影元素;這點不難理解,許多同好跨足其他子題,近則鐵鳥、飛羽,亦有主流如風景與人像,各自表現方式略有差異,偶有消化的技法天外飛來一筆地跨領域演出,給予創作異想。所幸攝影領域已有相當的基礎整理,市面上流通好些概論著作,系統性介紹攝影(儘管我們都知道有紮實、有騙錢);無論是實體書店、圖書館,攝影多能在消費社會掙得一櫃地位,我們就順手翻閱(免費用)、別浪費前人累積的成果。概論著作,自然存在你已經認識的部份段落,除了再次確認內容,尚有許多技法等著你去學習;於是可以試想這項技法如何運用於鐵道攝影實作(當然未必全部適用),它或許正是你跳脫所處瓶頸的可能性(或藏在書本某處)。有時初識某一技法,譬如流攝、點測光或對焦陷阱,接著就在路線旁努力練習,你熟悉的攝影元素越多,實務的選擇彈性越大、所能應付的場景也更寬廣。其中尤其推薦構圖類著作,構圖更切合美感的陶冶,也是後製較無力的範圍。上述無疑是為「溫故知新」寫一段小註解,藉由這個過程,打好基本功,拓展主題亦助於獲得更多攝影趣味、走得更長遠些。

◎合理引用:伴隨資訊爆炸,特別突顯網路規範與素養發展緩慢。附註於此略顯突兀,它可能是攝影的外圍問題,卻需所有創作者與閱聽人共同面對;尤其此領域有不少在學學生熱情投身,無論哪個就學階段,合理引用資料都是「必須」熟稔的態度與規則。這個訴求一部份來自資訊社會使用者多樂於上傳分享(資料公開對於研究生非常重要),進而彼此觀摩交流,累積豐富成果以利後進走得更遠;為了適度保護自己,不得不加上難以加分的浮水印或簽名檔,要不受到裁切、或是影響讀圖,成效總是有限。另一方面,此訴求則是來自非常素樸的心情:「你期待別人怎麼對待自己(的作品)?」它完全不複雜,每個人就從自己做起、學習合理引用;換句話說,尊重別人、同時也是尊重自己(寫過報告的人都知道:適當引用完全增加專業感)。為了(最基本地)維護這項精神,「著作權法」有更詳細但彈性的規範,恕小弟無能深入淺出地介紹這個重要議題。不過幾個大方向仍可以依循:明確引用範圍(比重盡量低)、註明作者、附上出處(連結)以及非營利使用,最好再加上一道安全措施-尋求作者同意,這就是合理地引用原則。從反向理解,即避免重製作品,以及再上傳;另外部份媒體與創作者聲明不得轉載,則建議單純附上連結使用。

預備
◎計劃:我們當然能保有彈性與任性,不過這不代表「計劃」毫無意義,它協助你掌握每次出門的焦點與方案,維持自身處於順手的節奏;在節慶活動或試運轉等面對特殊編組時,完全突顯它的重要性-機會有限、你必須確保每一次出手。因此趁著事前腦袋清楚,需要蒐集資料、思考並再三推敲:「如何移動/交通工具/耗時?」、「能拍幾次?」、「哪裡適合/光線的變化?」、「要拍什麼/錄什麼?」、「成本?」……等;於是我會寫成一份筆記(存在隨身裝置或便條紙),詳述時間地點與內容,提醒下一步在哪、或尚缺什麼,不致亂了手腳;隨著經驗累積,越能設計合理的拍攝計劃,也越逼近自身的構想。

◎停損點:在此固然要預留「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可能性,通常我會設定理想面與基本盤,就字面的意思即可瞭解兩者鬆緊/難易程度有異;基本盤便是起碼、但一定要拍到的畫面,其餘都是拍到就算賺到。這類事前評估協助創作者控制節奏以外,同時也間接調適得失心情;我相信這應該是基本狀況:你看到的每一張作品,背後都有可觀的成本,以及看不見的「失手」。無論是追不上或是難捉摸的現時刻,或你對這項興趣有澎湃熱情,我都會建議設立一個停損點,在此以前盡心盡力、此後則無懸念(就算收好器材、好料才殺過來,這問題對翹班翹課的人來說會簡單一些);以免氣力放盡,磨耗對這項興趣的愛。

◎熟悉器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語,除了前後段落提及的準備工作,攝錄涉及的「器」,對應的是3C器材;在此則集中在攝錄影機的討論。無庸置疑地、器材這回事有其一分錢一分貨的性格,特別是條件嚴苛的環境;雖然我們也深知好的器材不等於好的作品。透過熟悉手邊的工具、避免缺點,譬如光圈多小能消除紫邊、焦段多長/多邊緣會影響畫質、堪用ISO多高、高像素需求、對焦模組與速度……等,讓器材有效反映構想;這些元素雖不直接牽涉創作理念,認識它們、能使你更瞭解攝影的構成,進而提升作品的質感。同時讓你認知手邊的器材能夠應付哪些場合及其注意事項,在事前能夠準備與配套,也指引未來充實裝備之方向(這部份就只剩預算先決)。

◎蹲點:基於我的學科訓練,根據出外攝錄的習性,沿用人類學的辭彙稱呼之-意指研究者選擇特定群體其及空間,進行連續性參與和觀察;當然部份原因確實是常常蹲在路線旁。選擇蹲點,其考量包括便利、易達性,或是出遊、放鬆心情;在此之所以特地提起,主因選點實則構圖的第一步。若要歸類,鐵道攝影較接近風景攝影,其(路線)配置固定,較少設計彈性;因此你希望鐵道搭配哪些元素,在選定蹲點時、已經底定基本輪廓。在實作上,它不若上述那般抽象,而是再次反映我們循著日常生活的例行性,即方便且熟悉的出手範圍;它就是你的主場。在主場大量實作,掌握季節、光影與列車變化,開發芭樂點以外的可能性,藉以展示地區特性,這應是多數同好的共同習性。隨著出外、跨區或跟團的機會增加,結合前述資料蒐集,進一步累積整個臺灣的蹲點,形成你的資料庫;這部份也有RN陸續集結成冊,引領同好入門。主場的重要性,除了協助踏出輕鬆的第一步,它同時是標示個人特色的重要線索;此外,在特殊或急迫的狀況下、促使你立即找出合理的出手點,譬如順光場景就有(上午/下午)(南下/北上)四種方向,提高理想作品的機率、降低對後製的倚賴性。

◎安全:鐵道攝影的最高原則,無庸置疑就是「安全」。不過隨著鐵道攝影蔚為流行,安全規範卻沒有太多共識;隨便推給「非鐵道迷」、或「XX協會」,往往僅有自我安慰之效。這種困境來自「淨空範圍」尚待清楚界定;當前僅淨空高度、平交道、穿越與月台黃線獲得釐清。至於路線旁的攝錄工作則受制界限不明,時有爭議發生。在此援引路總部的違規說明與大家分享:「A. 闖入「淨空區」(電化、非電化區間,電桿或道碴以內的範圍均為淨空區)。B. 作品有危害從業人員權益之疑慮。」由於列車靠近時、會產生強烈風壓,能保持越遠距離、則(人與器材皆)安全得多。我個人會以電纜箱為界(一般在最外側),找尋足夠寬廣腹地架設器材,儘量減少走動,降低駕駛員的壓力。這個議題其實重要,一部份希望能與官方達成共識、擬訂各方認可的安全攝錄規則,彼此都能安心盡興;共享這份規則,亦有助於將此項興趣愛好提升至社群層次,方才有立場要求外圍團體遵守。除了維持安全距離,保護自己也切忌忽略,基本如抗曬、補給或防水…等,則是延長戰力的小細節。

◎候車:這或許是雞毛蒜皮小事,等待行蹤不明的貨列與現時刻時、卻佔據大半時間。輕鬆寫意些,便是帶著書本、論文資料或行動裝置更新訊息,躲在附近樹蔭乘涼自然愜意。就定位以前,我會建議在安全的狀況下,前後幾根電桿、高低位都試拍幾張,確認偏好的角度;儘管前述臨摹佳作,你可以立基於他們的肩膀尋找自己的菜,譬如SA習慣在列車入內傾彎時保留全貌,自己則偏好第一節正對著我,亦有同好偏好更多彎角、透過景深強化過彎意象。多認識蹲點周圍,多思考符合理想的最佳角度在哪裡。鑑於練靶、定裝需求,此時小強EMU500型就成了大家的好朋友,盡量拍、用力拍,什麼創意想像都可以拿來試驗。待久了,你能熟悉這個蹲點的可能性,什麼時段能拍、南下/北上如何出手、第二或第三角度是什麼(遇到大拜拜能有所調整)…等。器材在手,鐵道周邊人物也是有趣的題材;由於路線周邊(或取景需要)較為空曠,搭配長焦段鏡頭,將壓縮感應用在其他主題,成果總讓人驚喜。最後,面對蹲點也盡力做到不破壞、不遺留,營造良好的拍車環境。

實作
◎限制:討論鐵道攝影如何可能以前,或許先瞭解它的限制,我們能更妥切地定位之。1.基於安全因素,避免影響駕駛員確認前方路況與號誌,鐵道攝影甚少使用閃光燈;因此鐵道攝影無法靠自力補光、藉以營造光影的立體感,多半倚重自然光或公用光源,在光源不足的情況下,可用光圈與ISO將成為挑戰。2.在臺灣的鐵道運輸中,「軌道」仍是主流媒介,固定路線成為鐵道攝影所面對的實況(原則上它會經過固定位置);與此搭配,則是固定的列車班次(雖然偶爾不那麼準時)。這種固定的組合致使創作者較難將創意投射至列車,無法指揮列車行走/停靠何處;加上光線條件,則回到前述選擇蹲點的考量,並非隨時都如意。3.鐵道車輛為這個領域的重要主題,偶爾考慮營造速度感(如流攝)而放慢快門,為了讓主題明確,合焦與穩定是鐵道攝影的基本要求。列車雖有停置狀態,多數在路線旁實作的場合則面對快速移動的列車,同時長焦段亦有安全快門需求,因此高速快門成為鐵道攝影的常態,卻也限制表現手法。小結上述幾點(歡迎各方意見補充),鐵道題材受限快門速,許多攝影技法在此未必合用。

◎「好」的標準:數位影像技術蓬勃發展,對應影音紀錄的數量亦成正比,每天皆有大量作品在網路流通;基於某種客氣,大家甚少嚴肅看待「好」作品的標準(鮮艷、美、很多讚…其實都無法直接對應好的理由)。這裡絕非訴諸呆板僵固的制式標準,對照上述鐵道攝影的限制,好的作品仍有線索可依循。洪致文先生曾在他的旅遊散文提及鐵道攝影的理想條件:全列、順光、無遮蔽。我個人覺得好記而沿用之。1.火車的量詞為「列」,這個單位包含單機、一組或是散貨長編等可能性,並伴隨著屬於它的班次;它就是一個集合體,除了確定這個主題的地位,亦提供讀者「完整」的想像。當然,有時長度超過預期,我們稱之為「爆框」。2.使主題明亮,這是最簡單的表現手法;惟鐵道攝影的光源限制較多,一般建議選擇順光的角度,縮小前後景的曝光值落差,整個畫面會協調得多;這項需求,無疑再次呼應選點的重要性。3.許多同好思思念念花東線,無疑是看中它的無桿天空,避免電桿影響全列的表現,盡情突顯火車的輪廓。由於路線旁並不純粹,可能帶有植被、號誌,或(橋樑)護欄、月台,程度不一地遮掩列車的身影,這些細節默默影響作品的質感。以上三點當然不是唯一的標準,其他線索也將接續展開;不過在相近的討論中,偶爾有人以「奇特編組」作為審美標準,我則是不建議往這個方向發展。奇特編組總能引起同好競相紀錄,耗費心神體力亦值得鼓勵,倘若我們將作品的獨特性與創意寄託於調車員(或期待車輛報廢),這不是件很奇怪的事嗎?最終,我們還是會回到理想表現手法的討論。

◎角度:欣賞的角度很多種,但是哪一種最好?這問題可能還是要回到主題上頭;這個段落介紹我所學會的三樣武器-內傾、外傾與正側面,看起來聲勢略顯不足,但足以應付多數場合。1.內傾-這是多數同好所喜愛的取角,透過前後、比例,引導讀者聚焦於列車端面、強化「火車頭」的想像;加上其曲線易於構圖,一拍就上手。由於端面會占據較大面積,一不小心會吃掉機次位(或多幾節),雙機馬上變單機,即不適合次位有料的編組(當然也可以反過來操作、刻意擋住機次位);也需注意整體比例,若遇上短編、設定的彎角太多,則容易顯得頭重腳輕。2.外傾-恰巧與前者相反,外傾則爭取列車前幾節的表現空間(焦段太長還是會被壓縮啦),透過車身比例的連續性漸增,這份延伸感讓列車活潑起來。不過它需要注意留給中後段的角度是否充足,否則列車瞬間變成短編;同時外傾所營造的延伸感需預留空間,裁得太剛好反而扼殺優勢。3.正側面-前二者以縱向攻擊,倘若編組中後段有料(尤其7021最愛亂放),長焦壓縮之下,總是力有未逮;為了正視這種窘境,我會選擇呈現全編的側面,無論順逆光剪影皆有趣味。除了一個都不放過,光線考量也變得簡單一些(夏天正午就無解了)。它的挑戰在於得找到足夠寬廣的場景(一般是橋樑)、鏡頭邊緣畫質是否能負荷,有時編組過長也不利構圖;最大的挑戰在於少了軌道與影子的引導,畫面易變得扁平,此時需多花點心思安排構圖(譬如將它幾何化)。4.俯角-它提供有趣的視角,讓難以窺見的車頂成為列車的斑紋之一;多出這一面,同時能強化上述幾種表現角度。由於地面的比例增加,也能降低天空對測光的干擾。缺點是你必要先找到可以登高的位置,而上頭的電線(架)可能比想像中還要惱人。5.仰角-這是一個容易操作的策略,能夠增加列車的壓迫感與氣勢;不過這種角色將增加天空的比例、即影響測光,需特別注意光線的方位。6.直線-我自己甚少拍直線,主要是安全考量,而不是它有多麼呆板;我會建議尋找合適的車站,在月台限界出手即可。

◎水平:如果問我邁向好作品的第一步,我會說是「水平」,這是最基本的誠懇。火車是種有重量的物件、我們對它懷有物理性想像,只要失去水平,整個畫面容易變得不穩定。這份不穩定,如果單看列車,初學者或許覺得沒有大礙;事實上,畫面其他元素的線條都在引導讀者,破壞構圖的凝結力道。在實作上,腳架的水平儀是好用的幫手;若需自力旋轉,則可留意畫面中間是否有可靠的垂直線(怕鏡頭或俯仰角變形),譬如建物,多測試幾條而定。順帶一提,面對路線旁的電桿與號誌時,它們未必那麼「垂直」,切莫驚慌;雖然也會發生被它們反過來暗算的畫面。

◎主體:行文至此,相信讀者不會反對這是一篇圍繞於列車為主體的攝影實作介紹,在此領域、車輛是最大公約數。1.擬人-為強調它是主體,除了對焦、前已講述「完整」的重要性,為了方便想像、或許也可以擬人看待之。這個對象有頭(機車)、有臉(端面),也有身體(其他車廂),藉由路線展現其姿態。因此在基本狀況下,我們習慣清楚顯露機車頭或端面(含駕駛員最好不過),奠定它扮演引導列車前行的角色,使畫面具有方向感。頭身比例具有同樣的功效,使駕駛端獲得較大比較面積、確保其定位;除非另有構想,我們較少以頭輕腳重的比例來實作(即列車尾端在近處)。後者雖能表現一種遠離感,就一般列車編組、則敘事的能力稍差(譬如阿里山號逆推便需要一些巧思來表現)。於是我們形成相似的經驗,具有機車頭的列車需留意走向、但訊息較為明確,而對稱的電/柴聯車組則有操作彈性。2.大頭照-建立於上述基礎,透過望遠鏡頭,長焦段壓縮之下、列車獲得相當明確的發揮;由於裝備單純效果佳,形成鐵道攝影的主流,即是大頭照取向。長焦段帶來的優勢不僅於維持安全距離、營造壓縮感,同時視角緊縮、協調創作者排除路線周邊元素,使畫面趨向純粹,令列車成為無可撼動的存在。不過狹小視角就像雙面刃,排除周遭元素,也是去除畫面蘊藏脈絡的線索,降低作品的敘事能力;時而聽聞同好遇上攝影疲乏,部份原因便來自於此,長期處於架空狀態、創意未能獲得舒展。此外大頭照亦需要留意畫面邊緣的緩衝空白是否足夠,否則就像把大型犬關進籠子-顯得侷促。3.突顯-透過焦段調整、拉近距離,是強調主體的表現方法之一;此點欲介紹前後景應用,透過場景來突顯列車。常見的前後落差,除了長焦段,大光圈也能調整景深、模糊/虛化前後景,使閱讀視線落在對焦範圍;即是俗稱的「錢景深」,望遠鏡皇的價位(與重量)總是令人敬而遠之,非人人皆能上手。同樣是焦點運用、卻沒有預算包袱,追焦/流攝則是透過技法使景深以外虛化,由於晃動同行進方向、營造速度感成為它的優勢;惟列車長度不易控制,構圖容易受限。上述幾種方法,「距離」都是重要的元素,保持充足的前後景方能發揮成效。從構圖面考慮,則著重色彩與光影的配置。列車有其塗裝、各地場景亦多采多姿,如果能善用互補色或亮度落差,設計列車成為畫面的亮點。譬如莒光號(互補)、太魯閣列車(亮度)在深山綠野都能獲得不錯的安置,相較之下、深藍的TPK則否(它需要比較亮的背景)。另一種則是聚光於主體,即人像與商攝慣用的技法,強烈而直接地製造「亮」點。問題在於鐵道攝影無閃,需留意是否有可行的蹲點、在特定的時刻,產生具陰影的背景、卻保留路線的光源。

◎光:光使攝影成為可能,包括鐵道攝影在內,此段落將圍繞於後者開展議題,介紹環境光源具有哪些特性。1.方位-由於此領域較少創意補光,光源的走向便成為重要課題,試圖讓它成為利器、而非障礙。臺灣位於北迴歸線附近,因此太陽的方位多偏南、僅夏至前後的日出日末有機會偏北,基本盤讓南下列車有較好表現;而上、下午的東西之分則單純許多;此外正午雖然亮度較為充足,不過頂光反而讓車側吃不到光(特別是夏至),需額外留意。儘管基本狀況如此,我們不可忘了火車行走於固定的路線,而這條路線並不總是那麼垂直,有時甚至接近橫行。隨著四季變化,每個蹲點的光線方位亦有些微差異,這都需要費心費時觀察。如果在不同時間、都能找到順光的蹲點,攝影自是事半功倍。2.影子(側光)-我們該怎麼理解列車的影子?影子的顯現,實則具有立體感之功效,使畫面更為生動;然而它犧牲了列車的某一面(最好避免駕駛端),亮度不足以吐露班紋(譬如分不清莒光復興),需要巧思去調整。3.逆光-逆光依然能拍火車,不過先天有無法補光之限制,後天挑戰在於曝光值的拿捏;輕微過曝、或以背景遮掩天空比例,尚不成問題,就怕反差過大、過曝影響構圖比例,反過頭壓垮主體。另一方面,遷就背景曝光值、付出主體的亮度,多數時候難受到歡迎,不過晨昏的逆光剪影或許是一種出路。4.色溫-日出到日沒,光線的色溫亦有變化,多數時候我們都倚賴器材的白平衡判斷。概略來說,正午的光線較接近中間值、惟光影落差大令畫面顯得剛硬一些,而日出日沒色溫偏黃,畫面則柔和許多。包括後者色溫變化、鏡頭特性,在此欲提醒套用風格檔所潛藏的風險,儘管畫面的暖色或冷色獲得增強,並非畫面所有元素皆適合(譬如R40配黃光就有點怪怪的),盡可能尋求各元素均衡的平均值。5.塗裝-光源是討論的一個方向,主體的反射則是另一種途徑。上述色溫與配色需留意協調與否,臺鐵許多車款皆非單一色系、塗裝亦無固定,不易概括而論與實作;然而車輛的低明度色塊,低調地影響我們對它的判讀。在臺鐵的發展歷程中,基於安全因素將列車更改為高明度色系,如柴電機車的橘、以及自強號的貓頭鷹臉;它具有警示之意味,正是因為醒目、易辨識,對攝錄實作亦然(強化頭、臉之想像)。晚近路線安全規格逐步提升,高明度不再是唯一考量,車款產生多樣變化;其中通勤電車的藍可說是低明度的代表,卻默默地讓人感到棘手。以小強EMU500型為例,藍色端面搭配銀色車身,是的、車身的反射會比端面亮;如果端面吃光不足,便暗沉得快(對照車身吃光將會非常亮);相反地,端面有光、車身無光,整體亮度卻能處於均衡狀態。當前尚有「流線型端面」此一變項加入,實作時、需多觀察容忍的光影落差。

◎構圖:「構圖」撐起了整個畫面,在敘事的指揮之下,各個元素獲得合適的安置。坦白說,我並沒有把握寫好這個議題、或者那麼有系統性,因為攝影的彈性恰巧在於構圖的千變萬化,不妨多方參考市面流通的著述;在此我仍以鐵道攝影為主軸,介紹常見的構圖挑戰。1.大景-請不要介意我再複述:大景絕對不是裝上廣角鏡、爬上高處如此而已。由於爭取出相當的空間,畫面所涵括的元素變多、比例增加,加上此時對焦接近泛焦,倘若缺乏安置與層次,畫面就會顯得雜亂且扁平;缺乏重點與引導的狀況下,比例失據的列車藏身其中,簡直成了眼力測驗。我們是追求鐵道攝影、不是眼力測驗圖。2.結合其他主題-因應各地風情、季節變化,具有象徵性的元素自然是創作者眼中的寶物,希冀紀錄美好一瞬間;之於鐵道攝影也是如此,儘管列車班次日復一日地往返,路線景物則隨著時間更迭。進一步地,欲增加其他元素在鐵道攝影,「安置」同樣是不可輕忽的課題。最常遇到的陷阱,便是刻意強調特色元素,包括比例過大(造橋鳳凰木)、勉強取景(有拍即可)或數大卻呆板(花田放太多)…等,形成喧賓奪主、各主題皆落空的窘境。3.思索-上述兩種流行卻潛藏艱澀的構圖取向,它們「反」映構圖的重要性,提醒我們反思攝影的本質:在觀景窗這個方框中,如何讓故事說得精彩。故事精彩,除了突顯主題,必須反覆評估畫面中哪些元素必需、哪些則會扣分,保留的元素比例是否合宜,哪部份需要鬆/緊一點,哪些線條/層次有助於組合各元素,敘事效果如何,是否貼近創作構想,以及前述種種攝影的線索…等。因此井字構圖提供我們一種保守的安置比例,同時也引導欣賞視線,只是它並非唯一解答。然而攝影有趣之處,恰好在於自己的作品自己取景。4.非文字-影像是一種表現手法。過去修習影像(社會學式)分析時,授課學長曾給了我們一道要求,即禁止說明成果(印象中也不能先講主題),讓照片自己說話。真是個有趣的訓練。往後在網路上、臉書上,使用者多習慣「圖文並茂」形式來發表,儘管多數狀況是兩者皆不及格;倚賴文字說明,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攝影創作的企圖心。下次或可請朋友評圖,你再介紹創作構想,可能會發現存有不少成長空間。5.練習-除了在蹲點附近四處看,在此提供一種練習方式:拿自己過去的作品,依據習慣的相片比例、進行裁切,嘗試在新的方框中、讓各元素的組合更加緊密;練習多了、培養構圖的敏銳度,便能在實作展現成果。

◎結束點:閱讀曹鳥與SA的作品久了,慢慢發覺吸引我的特點(之一),在於他們習慣預留結束點;結束點為傳統攝影的構圖技巧之一,即安排動線去向、並設計一個起/終點。這是鐵道攝影慣用與易用的構圖技法。此領域雖有列車擔任主角,實由鐵軌在引導它,同時引導我們的視線,而非純粹的背景;多數時候,正是它組織前景、作為構圖的主幹。與此緊密關連的是電桿,具有類似效用、進而獲得妥善安排的可能性,並非萬惡的遮蔽物。透過路線彎曲、增加畫面的動感,為了延伸這份流動感,構圖中的結束點暗示行進的可能性,使得敘事與動線分佈更合理。

◎錄影:雖然我應該是以YOUTUBE頻道讓人有些印象,事實上我對錄影的心得很少;主因嘗試錄影時、自己也邁向雙機流,甚少單純執行錄影。現行單眼多設計錄影功能,或可將它理解成一連串的快門,依據場景調整便可按下錄影鍵,因此部份考量能沿用前述各項建議。託AF的福(儘管偶爾不可靠),多數時候我能雙機工作,惟你必須演練至熟稔何時(列車到哪個位置)操作哪台器材,以免手忙腳亂兩頭空。如果你想要享受錄影,思考運鏡與MF則是基本的訓練,嘗試以連續畫面表達你的構想;不過攝影與錄影的明顯差異也在於此:前者取最佳的一瞬間、後者則是一段時間,兩者對於場景的需求略有出入(譬如列車行經你理想的蹲點僅10秒,這對一段影片來說則短了一些),偶爾也會面對遷就問題。我對錄影的唯一建議,就是務必上腳架;若夜間不利長曝時,藉由腳架與中速快門,或可考慮尋找設有補光的站場錄影,作為紀錄方式。相較於攝影蓬勃發展,錄影的門檻稍高,暫時無法編成推薦清單,不過相信BV2DP大的紀實與BK20185大的腳本已是大家熟悉的作品。

整理
◎後製:隨著生活充斥影像,各式風格像似調味料,給予視覺一滴一點地刺激;現代人對於影像處理與加工的接受度,約略同肉品產業相去不遠,即容忍範圍越來越寬鬆。另一方面,在數位複製時代講求靈光顯得詭異以外,打從拉起快門廉那一瞬間起,便有數個程序(可附加)運作著,哪些是正式製程、哪些是後製,尚處爭吵不休。當然這個領域較少藉以維生的創作者,不需要弄得緊張,但基本盤上,我並不鼓勵倚賴之:晴天很好,但我們的生活與生命並不總是晴天,那麼鮮艷與立體,尚有許多細膩的表情與深淺不一的顏色。惟一進入調整,腦海已經勾勒「理想」的樣貌,鮮艷增加、暗處的亮度增加、對比增加、銳化增加…等,作品變得千篇一律,只有一種(僵硬的)表情。事實上它不如想像中好控制。我們既不是超自然能力者、能夠控制光影變化,也無從接觸影像開發工作,對於畫面協調的控制能力不若自許般高明,慘況如下:白平衡跑掉已經基本盤,時常能看見元素變成色塊一塊,強調輪廓與陰影而將畫面弄得髒髒黑黑,提升暗處、弄得黑都不黑/白都不白…等(歡迎補充),反而瓦解原有的美感(除非有意挑戰閱讀者的色相習慣)。由於多出後製這道程序,其副作用便是使創作者不再認真面對第一線的參數設定,間接阻礙挖掘攝影樂趣。當然我並不反對後製,但界限以「視覺經驗」為宜;為了降低壓力,或可考慮仿傚攝影參數、加註後製訊息,讓閱讀者有基本掌握。

◎整理:每次出草(記憶卡)總是滿載而歸,在體力允許之下,我會建議儘速完成整理。這是種訓練,一如文章前頭提及大量閱讀,當然也包括自己的作品;(趁記憶猶新)依據當天創作條件,從中挑選及格作品,一系列照片從數張、到三張、到一張(除非效果不同才會多留),藉以雕琢自己的品味;基於創作尊嚴、千萬別把選圖工作交給讀者。雖求一氣呵成,呈現最佳表現依舊是一貫原則,畢竟一經公開的作品、便成為外界對你的印象與評價,質感很重要(也不要矯枉過正、變成包袱)。至於分類管理,重要但在此就不贅述。

◎定位:雖然多數人視鐵道攝影為興趣,我們仍能從中獲得紮實的成就感,作為持續投入的燃料。1.集結-如果行有餘力,系統性分享作品是外圍卻重要的環節,將最佳作品集結,無論在網路上、編輯成冊或是月曆等周邊小物,明確(或具體)地標示你有所累積,而非D槽空間減少那麼空虛。集結亦有助於歸納自我風格,方便定位自身在鐵道攝影所扮演的角色,同時是探索自我的重要線索,即認識你自己。這也是你與圈內同好交流的契機;如果這個要求不過份,我依然提倡資料庫的重要性(即方便檢索),無論自立、或論壇,參數、行車資訊或構圖範例都有助於後進學習。2.目標設定-攝影固然可以隨興,一如電玩解任務,它系統地引領你進行,中期計畫也是如此。針對活動,前述短期計畫的重要性,維持你的拍攝手感。然而活動並非每天有、每日任務也顯沉重,進入這個新興領域、你會發現許多環節尚待充實;譬如我開始錄影時、覺得海線蹲點的介紹不多,於是以普悠瑪試車為主題,介紹各蹲點的基本概況。此後隨著時間逐步擴展,計畫主軸可以是地域、時間或主題性,構想拍攝方案;每當完成一項,獲得肯定、他人也受益。進一步地、倘若能進行合作計畫,避免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累積也會有效率;不過短期看來,這部份的妄想性質高了一些。


註1.人生偶爾遇到急轉直下的劇情,恰巧有缺額、決定臨時遞補入伍。加上拖稿毛病再犯,原先預留一些時間、欲拜託幾位好友先行審稿再公開,顯然已來不及。無論如何,我仍然希望這是一份好用的備忘錄,惟一己之力稍嫌薄弱;於是開放全民公測(?),敬請各方高手不吝賜教,以期編纂一份貼切且紮實的筆記。我會儘快(趁著智商尚未退化)回應與調整。

註2. 為了方便分享與引用,臉書平台皆以「分享」轉載,其於則以固定網址: http://gizmopinocchio.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為出處。

註3.我所設定的閱讀對象-後進,有一定比例處於就學狀態。眼尖的人可以發現,本文前二章:「資料蒐集」、「預備」,只要將部份詞彙替換,其實就是讀書的方法。包含學位論文給予的啟發,我不認為學科間壁壘分明,毫無對話的可能性;而興趣也不只是娛樂,其中可能蘊藏嚴肅的訓練。 Read More!